因為楊乾曾經跟他說過,中原唯有一統才是出路,才能天下太平,如此雄心勃勃之輩,豈是滿嘴仁義之人
但誰能甘心自己的母國被吞并。
楊乾其實也犯了一個錯誤,他用上帝視角觀察整個局勢,但卻忽略了,古人的想法,存在局限性。
很多貴族階層是萬萬不會贊同母國被吞并,這意味著土地會掌握在別人手中。
好消息是,這個時代的黔首,也就是百姓們,對國家的概念其實并沒有那么強,在他們眼中,只有天下這個概念,大家都是炎黃后裔。
只是希望,各國不要再打,因為一次性死太多人,是會累積仇恨的。
接下來,大家推杯換盞,楊乾則裝傻充愣,在他的裝扮下,大家心目中楊乾的性格越來越立體。
給人的感覺,這無非就是一個豎子,機緣巧合下,被匈奴打了之后,熱血上涌反擊了一下,結果一不小心就把三族給滅了。
甚至很多人覺得他也不過如此,運氣好,換成自己可能做得比他更好。
簡單來說就是藏拙。
楊乾上輩子,已經三十來歲,被社會毒打過后,別的不一定知道,但把自己好好隱藏起來還是明白的。
自然不會像十幾歲的毛頭小伙子一樣,有什么就拿出來炫耀,他現在是巴不得別人當他是白癡,這樣才能渾水摸魚。
可能是看到楊乾和韓景同辯論的有來有回,但總的來說韓景同被他壓在下風。
朝堂上有些推崇法家的王公重臣不爽了,頓時楊乾舌戰群法,當然是善意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所有人都喝多了,楊乾也喝了不少,但在裝醉的本事下,除了尿急外,倒也還算過的去。
一個臉上化妝的寺人朗聲道“傳王太后旨意,今日宴會結束,大家回了吧。”
“好”
“明天接著喝。”
幾乎所有人都暈乎乎的,在各自手下的攙扶下朝著外面走去,楊乾也一樣,但走到一半的時候,楊乾搖晃著身體道。
“我憋不住了,要方便下。”
楊乾大著舌頭抓著一個附近的士兵問道“茅,茅房在哪。”
“大人,這邊請”侍衛雖然覺得楊乾面生,但今晚從宮殿里面出來的各個都是士大夫。
將楊乾攙扶到茅房口后,侍衛站在外面等候著,楊乾看了眼,有點急了,雙眼一轉,有了主意。
“外面的侍衛。”
“在。”
“去告訴下公主,我需要出恭,好了后,馬上出來。”
一聽到公主,侍衛立馬點頭道“諾。”
看到侍衛走后,楊乾重重的松了口氣,不把這個人打發掉,就麻煩了。
筆趣庫,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