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斥候偵查上來的地址都非常不錯,但還是需要優中選優。
不管現在的海船是怎么打造的,船上金屬物件絕對不會少,所以還需要尋找有火源的地方。
了解云通郡已經大量使用煤炭,所以這個因素也要考慮在內,還有土地的結構,如果全都是沙子也不行,會很容易造成塌陷。
船身巨大,船塢就是一個大號不可移動的架子,只有依靠這樣的架子才能完美的將船在岸上組裝完畢。
還有一條也非常重要,交通便利,不管需要任何東西,能在最快時間送到,那就真的是完美了。
但凡出海,時間必然不少,旁邊有城池也方便補給。
唐隆不知道是,按照現在完美的篩選方法,船塢這個科技樹居然提早千年出現,還有古代海船先進的制造技術。
張雨夢建議的船舵,楊乾的水密隔艙以及龍骨結構。
舵是安裝在船尾后操縱航向的裝置,舵雖然是小小的裝置,但它能使龐大的船體運轉自如。
其奧妙在于,航行中的船只,如果要向左轉,就要將舵向左偏轉一個角度,水流就在舵面上產生了一股壓力,即舵壓。
舵壓本身很小,但它距離船的轉動中心較遠,所以使船轉動的力矩比較大,船首會相應地轉向左方。
舵的出現將改寫這個世界航海事業的歷史,為航海者進行遠洋航行了關鍵的技術條件。
水密艙室又稱之為防水艙,是船艙的安全結構設計,其位于船體內,是船身內部經水密艙壁所區隔劃出的多間獨立艙室。
當船舶遭遇意外使船艙少部分破損進水時,其他尚未受波及的水密隔艙則還能船舶浮力,減緩立即下沉的風險。
另外,水密隔艙也可規劃成多用途的空間,比如住人,存放貨物,甚至放置兵器都是可以的。
這項技術到了南北朝才出現,楊乾現在弄出來,可以說,讓這條線的科技樹,提早點亮了上千年時間。
星辰大海不敢奢望,但未來海中霸主,必然是中原無疑。
至于龍骨結構,那就比較復雜了,楊乾也就只知道一兩種,其實龍骨從大分類算可以分為六種。
龍骨,旁龍骨,肋骨,龍筋,舭龍骨。
每種龍骨功效不同,就比如龍骨。
它是在船體的基底中央連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個縱向構件,主要承受船體的縱向彎曲力矩,制作艦船模型時要選擇木紋挺直、沒有節子的長方形截面松木條制作。
龍筋:龍筋是船體兩側的縱向構件,它和肋骨一起形成網狀結構,以便固定船側板,并能增大船體的結構強度,艦船模型的龍筋通常也由長方形的松木條制作。
這三個先進技術,乃至兩千年后,海船還是在這基礎上制造的。
別懷疑專業人士的傳承和學習能力,楊乾和張雨夢只是將自己知道的所有造船知識都灌輸給了唐隆,其實兩人都忽略了一件事。
兩人對于古代戰船確實
不熟悉,所以很多時候打比方用的都是現代游輪的那一套,畢竟就算現代戰艦也只是從電影里面看到,真東西,可連摸都沒摸過。
經過幾天時間的細細揣摩,對比,再篩選,唐隆拿著三份公文急匆匆的來到楊乾府邸。
“君上,我們篩選幾天后,發現這三個地方,無論是交通,物資,樹林以及場地都非常適合修建船塢。”
唐隆將三份公文以及地形圖紙,攤平在案幾上,楊乾也仔細的查看起來。
良久后,楊乾松了口氣,看來這次自己是撿到寶了。
從書架上拿出一份礦產分布圖,仔細對比。
半響后,楊乾指著一份公文說道“還是選擇海潮郡的望海縣怎么樣”
唐隆點頭道“這里位置不錯,最重要的是交通方便,有官道可以直通海潮郡城,而且還沒有暗礁,只是不知道礦產如何”
楊乾將已知的礦產分布點的圖紙扔給了他,上面不光有標記還記載礦產目前的情況以及產權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