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哪天”秦川微微前傾,目光緊盯老人,示意李明記錄。老人皺著眉,努力回憶:“大概下大雨那天,我記得清,因為雨大,我本來想出門收衣服,結果聽到地窖那邊傳來奇怪聲音,嚇得趕緊回屋了。”老人突然劇烈咳嗽,旁邊鄰居連忙遞上一杯水。老人喝了水,緩了緩,繼續說:“作孽啊,這房子不乾凈……”
農村生活的老人就是這個樣子,有的時候會把這些案子和一些鬼鬼神神的東西扯到一起去。
但是這個案子還是比較蹊蹺。
王建軍半年前搬走,卻在近期和地窖有關聯,其中必有隱情。
秦川接著說到:“還有王建軍女兒,她回來的時間節點也可疑。查王建軍社會關係,尤其建筑行業關聯人,看他最近和哪些人往來密切。另外,王建軍女兒通訊記錄、近期行蹤軌跡,都要詳細調查,不能放過任何細節。”
回到警局,物證實驗室里,秦川站在顯微鏡前,盯著土壤樣本,眉頭緊鎖。“這些暗紅色顆粒是氧化鐵,”
和最開始預想的並不一樣,車輪上的這些暗紅色泥土實際上並不是沾染了血液,而是一種氧化鐵。
他對旁邊痕檢員說,“從顆粒純度和結晶形態看,可能來自建筑工地。而且,這種氧化鐵成分特殊,不是普通土壤自然含有的,很可能是建筑材料加工過程產生的。”他轉頭問痕檢員:“三輪車輪胎上的泥土檢測結果呢”
“含有相同成分,還有少量混凝土殘渣。”趙曉雯遞上報告,指著其中數據說,“根據我們對土壤中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分析,三輪車近期行駛過未硬化路面,從土壤攜帶的植物碎屑判斷,可能在南郊工業園附近。那里有好幾家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土壤環境較符合。”
“南郊工業園……”秦川低聲重復,腦海迅速梳理各種線索。“李明,明天帶隊去南郊工業園排查,重點調查近期有人員失蹤或行為異常的工地。同時,和周邊監控管理部門聯繫,調取過去一個月工業園附近監控錄像,看有無可疑人員和車輛。”
案情分析會上,會議室煙霧繚繞,投影儀不斷切換著地窖現場照片和各種勘查數據。秦川站在眾人面前,神情嚴肅,將案件檔案重重拍在桌上,聲音洪亮地說:“這是典型的熟人作案。兇手熟悉地形,知道地窖存在,還有交通工具,能將尸體運到這里。從現場痕跡和作案手法看,兇手有一定反偵察意識。”他指向尸檢報告:“頸部索溝顯示兇手是右利手,捆綁手法專業,很可能有犯罪前科。胃內容物檢測出安眠藥成分,說明死者生前被迷暈后殺害,整個作案過程經過精心策劃。”
張琳接著說:“通過進一步尸檢,我們發現死者內臟器官有異常,這可能和安眠藥種類及劑量有關。我們正對胃內容物做更詳細成分分析,爭取確定安眠藥具體類型,這對追蹤藥物來源有很大幫助。”她舉起物證袋:“紐扣上的dna與死者不符,已送去比對資料庫。另外,從紐扣材質和工藝看,是常見工業製品,但上面劃痕有特點,說不定能通過排查相關服裝加工廠找到線索。”
詢問室里,王建軍女兒王雨桐坐在椅子上,眼神游離,手指不停擺弄衣角。秦川和李明走進審訊室,坐在她對面。秦川目光敏銳觀察王雨桐一舉一動,注意到她手腕內側有新鮮抓痕,像是被人抓傷。
“你最后一次回家是什么時候”李明聲音如手術刀般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