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小王帶著隊員們冒雨趕到物流園。潮濕的空氣中瀰漫著柴油味和貨物的霉味。園區保安打著哈欠走出來:“這么晚了,你們找誰“
“車牌號尾號是368的白色麵包車,屬於哪家公司“小王出示證件。
保安撓了撓頭:“哦,那是順達配送的車,專門給周邊商鋪送貨的。不過這么晚,你們怕是找不到人。“
“帶我們去他們公司。“小王的語氣不容置疑。
在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里,公司負責人睡眼惺忪地翻出車輛登記信息:“這輛車確實是我們的,司機叫老周,平時負責城西片區的配送。不過案發那晚......“他突然想起什么,“對了!那晚老周請假了,說是家里有急事。“
這個發現讓眾人精神一振。小王立即聯繫交警部門,調取車輛的gps行駛記錄。然而,數據顯示,案發當晚車輛確實停在老周的住處附近。
“會不會是偽造了gps數據“小陳不甘心地說。
小王搖了搖頭:“可能性不大。不過還是要當面問問老周。“
當他們找到老周時,這位五十多歲的司機正在給麵包車做保養。得知警察來意,他嚇得臉色蒼白:“那晚我真的在家!我老婆生病住院,我一直在醫院陪著。“
隊員們立即前往醫院核實。監控錄像、住院記錄、值班護士的證詞,都證實了老周的說法。線索再次中斷。
接下來的幾天,類似的情況不斷上演。他們找到了七輛符合特徵的白色麵包車,每一次發現都讓人心跳加速,每一次核實又都以失望告終。有的車輛確實在案發時段經過附近,但車主有確鑿的不在場證明;有的車輛曾經維修過底盤,但只是正常的剮蹭。
“王隊,還要繼續查嗎“一次失敗后,隊員小張疲憊地問,“這些麵包車大多是用來送貨、拉貨的,每天在城里跑來跑去,根本查不過來。“
小王看著墻上貼滿的車輛照片和線索筆記,那些密密麻麻的標註仿佛都在嘲笑他們的努力。“繼續查。“他的聲音沙啞卻堅定,“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我們也不能放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