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挫敗感在組員間蔓延。老周開始瘋狂抽菸,菸灰缸堆滿菸頭;技術員大劉不斷敲擊鍵盤,嘴里嘟囔著“這破系統早該升級”;就連一向沉穩的小周,也在連續36小時未合眼后,對著突然死機的電腦狠狠捶了一拳。但沒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篩查仍在繼續,醫療檔案像潮水般涌來,他們在海量信息中艱難尋找著那根關鍵的針。
轉機出現在第七天傍晚。小周在婦幼保健院的檔案庫里,發現一份被錯歸到“外科雜項”類別的病歷。患者姓名處寫著“張貴君”,年齡49歲,2019年因胃間質瘤進行billroth-ii式胃部切除手術。病程記錄詳細描述了手術過程,而在“既往病史”一欄,赫然寫著“2015年左手小指因工地事故骨折,未正規治療”。
“立即提取手術時的血液樣本做dna比對!”小周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發顫。等待結果的兩個小時里,整個小組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終於,技術科傳來消息:“dna完全匹配,確認死者身份為張貴君!”那一刻,壓抑多日的情緒瞬間爆發,小林哭著抱住身旁的同事,老周把帽子狠狠摔在地上,又彎腰撿起來仔細拍灰,嘴里念叨著“可算找到了”。
小周調出張貴君的社會關係檔案,發現他曾是王家梁建筑公司的分包商,半年前因工程款項糾紛與公司管理層發生激烈衝突。這個發現讓所有人精神一振,此前看似毫無關聯的線索,此刻似乎開始有了交集。“通知李隊,”小周看著窗外初升的朝陽,聲音堅定,“我們終於知道死者是誰了!”
在這場持續七天七夜的篩查戰役中,他們查閱了全市23家醫院的近萬份檔案,撥打了上千通核實電話,排除了無數個疑似對象。那些被汗水浸濕的文件、熬紅的雙眼、嘶啞的嗓音,終於換來了關鍵的突破。而等待著他們的,是更復雜的真相,和一場與兇手的終極較量。
確認死者身份為張貴君后,李明迅速將專案組分成五個小組,全面鋪開對其人際關係的調查。清晨的陽光斜照進張貴君的運輸公司,鐵皮招牌在風中吱呀作響,銹跡斑斑的“君達貨運”四個字仿佛訴說著這家公司的滄桑。
第一小組由小王帶隊,率先抵達公司。辦公室里瀰漫著柴油和煙混合的刺鼻氣味,墻上的日歷停在張貴君失蹤那一天。會計老吳摘下老鏡,手忙腳亂地擦拭鏡片,聲音發顫:“張總走得突然,公司業務都停擺了。他平時為人仗義,就是脾氣急了些,和合伙人李勇因為分紅的事吵過幾次,但都是生意上的摩擦。”小王翻開帳本,發現近半年公司現金流緊張,多筆工程款處於拖欠狀態。
找到合伙人李勇時,他正在一家小飯館喝酒,滿臉胡茬,眼神渙散。“我承認和老張吵過,”李勇猛地灌下一口白酒,酒瓶重重砸在桌上,“他非要接利潤低的活,我不同意。但我怎么可能殺他”小王注意到他右手食指有新鮮的擦傷,追問之下,李勇支支吾吾:“前兩天修車弄的,不信你們去查!”
小周帶領的小組則來到張貴君家。小區是老舊的步梯房,樓道里堆滿雜物。敲開張家門,一股霉味撲面而來。張貴君的妻子周秀蘭坐在沙發上,頭髮凌亂,眼睛紅腫得像核桃。“我們結婚十五年,”她攥著褪色的圍裙,“他一心撲在公司,經常幾天不回家。半年前開始,他變得很反常,接電話總是躲著我,問他就說生意上的事。”當提到是否認識王家梁工地的人時,她茫然搖頭:“我從沒聽他提過。”
在張貴君的臥室,偵查員發現了一個上鎖的鐵皮箱。撬開后,里面除了幾份合同,還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年輕時的張貴君和一個男人勾肩搭背,背后是正在建設的高樓。照片背面寫著“2010年,和老陳在遠大工地”。周秀蘭辨認后表示,老陳是張貴君早年的好友,但已經多年沒聯繫。
第三小組走訪張貴君的朋友圈。在常去的麻將館,牌友們圍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老張這人好面子,”戴金鏈子的胖子吐了口瓜子皮,“去年他說接了個大工程,結果酒喝多了說漏嘴,其實是墊資干活,錢都收不回來。”另一個人補充道:“他還和放高利貸的趙哥借過錢,有次我看見趙哥帶人來公司堵他。”
調查趙哥的過程並不順利。這個在道上混的人十分警覺,面對警察的詢問,他皮笑肉不笑地說:“張貴君是借過錢,但都按時還了,我和他沒仇。”然而,通過銀行流水顯示,張貴君在失蹤前一周,剛向趙哥的帳戶轉了一筆20萬的款項。
對張貴君親屬的詢問同樣沒有太大收穫。他的父母住在鄉下,年事已高,只知道兒子生意做得辛苦。弟弟張貴民在電話里哽咽:“我哥從小就照顧我,他出事我真的想不明白。他最近確實壓力大,說有幾筆爛帳收不回來,但沒說過有人威脅他。”
隨著調查深入,越來越多的線索涌現,但都與王家梁工地沒有直接關聯。就在專案組陷入迷茫時,小周在張貴君的手機云端恢復了一段被刪除的錄音。錄音里,張貴君憤怒地咆哮:“你們玩陰的!以為換個工地我就不知道是你們這批貨的事,我跟你們沒完!”背景音里,隱約能聽到車輛行駛的聲音和嘈雜的人聲。
李明召集專案組開會,白板上密密麻麻寫滿了人物關係和線索。“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張貴君的死和王家梁工地有關,”他用紅筆圈出幾個關鍵人物,“但他生前的異常舉動、經濟壓力,還有這段錄音,都說明他捲入了一場糾紛。繼續深挖,從高利貸、工程欠款、昔日好友這幾個方向突破,真相一定藏在某個被我們忽略的細節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