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收起勘查工具,補充道:“死者身份依舊是個謎,除了那枚印著‘北山汽修廠’的打火機,我們沒有其他能確定死者身份的物品。”他指著山路方向,“如果死者與北山汽修廠有關,我們明天可以去汽修廠調查,看是否有員工失蹤,或者認識死者的人。”
兩人將勘查記錄整理好,向等候在現場的李明匯報。“擴大勘查共提取車輪印拓片5組(轎車2組、摩托車3組)、塑料碎片3塊、布料碎片1片、疑似血跡樣本2份、油漆碎屑樣本1份、鞋印拓片8組,”小楊指著證物箱,“所有證物均需送實驗室進行成分分析、痕跡比對,目前暫未發現能直接指向嫌疑人或死者身份的重大線索。”
李明點頭,語氣平靜:“辛苦你們了,先把證物送回支隊,讓技術科加急化驗,務必盡快出結果。”他看向磚窯方向,“同時安排人員前往北山汽修廠,調查打火機的來源,看是否能找到與死者相關的信息;小王那邊繼續調取山路入口的監控,尋找嫌疑人駕駛的轎車和摩托車。”
夕陽西下,北山的樹林被染成金色,磚窯在暮色中顯得格外荒涼。小楊和小孫將證物搬上警車,心里清楚,雖然這次擴大勘查發現了更多痕跡,但要解開案件謎團,還需要依賴實驗室的精準化驗和后續的走訪調查。死者身份未明,嫌疑人蹤跡難尋,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才剛剛開始。
警車駛離北山時,小孫看著窗外漸漸遠去的樹林,想起那片深藍色布料碎片——或許,這片小小的碎片,就是打開案件真相的關鍵。他拿出勘查記錄本,在“待化驗線索”一欄鄭重寫下:“1.布料碎片與死者外套材質比對;2.疑似血跡dna檢測;3.塑料碎片車型匹配;4.油漆碎屑成分分析”,每一項都承載著揭開真相的希望。
回到刑偵支隊后,兩人將證物一一交給技術科,反復叮囑要加急處理。技術科人員接過證物,承諾會在24小時內出具初步化驗報告。小楊和小孫坐在走廊的長椅上,疲憊地靠在一起——一整天的緊張勘查讓他們口干舌燥,但想到那些尚未解開的謎團,兩人又立刻挺直了腰板,等待著化驗結果帶來的新突破。
北山派出所的監控室里,屏幕墻被分割成12個畫面,每個畫面都實時播放著不同上山路段的監控錄像。小王坐在監控臺前,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將8月18日(尸體發現前一天)晚6點至8月19日早6點的錄像逐幀回放——按照李明的部署,他需要排查所有能通往廢棄磚窯的上山路段監控,尋找小孫推測的“大眾朗逸轎車”或“摩托車”,同時確認是否有可疑人員出入。
“王隊,你看這段!”隊員小陳突然按下暫停鍵,指著屏幕上的畫面。8月18日晚8點15分,北山南側山路的監控中,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入畫面,車速緩慢,在山路拐角處停留了約1分鐘,隨后繼續向山上行駛,車型輪廓與大眾朗逸高度相似。“這是第一輛可疑車輛,”小陳調出車輛截圖,“車牌尾號是‘38’,前面的字符被樹枝遮擋,暫時看不清。”
小王湊近屏幕,仔細觀察車輛細節:“車身右側有一道明顯的劃痕,從車門延伸至后保險杠,后車燈完好,沒有破損痕跡。”他讓小陳記錄下車輛特征,繼續回放其他路段監控。晚8點40分,北側山路監控拍到一輛紅色摩托車,駕駛員戴著黑色頭盔,穿著深色外套,行駛軌跡同樣指向廢棄磚窯方向;晚9點10分,西側山路監控出現一輛白色面包車,車后斗用帆布覆蓋,疑似裝載重物;晚9點35分,東側山路先后出現兩輛銀色轎車,行駛時間間隔約20分鐘,均在磚窯附近路段停留過。
“一共發現5輛可疑車輛,”小王對著隊員們說,“黑色轎車、紅色摩托車、白色面包車、兩輛銀色轎車,都需要逐一核實車主信息和案發時間段的行蹤。”他將5輛車的截圖打印出來,分發給隊員,“一組負責黑色轎車和紅色摩托車,二組負責白色面包車,三組負責兩輛銀色轎車,聯系車管所調取車輛登記信息,找到車主后立即上門核實。”
隊員們迅速行動,半小時后,車管所反饋了5輛車的基本信息:黑色轎車(尾號38)登記在北山村村民李建軍名下,紅色摩托車登記在西溝村村民王強名下,白色面包車登記在東河村村民趙亮名下,兩輛銀色轎車分別登記在北山村村民孫偉和張海名下——5輛車均為附近村子的村民所有,且登記時間都超過3年。
小王首先帶隊前往北山村,找到黑色轎車車主李建軍。李建軍的家在村口第一排,黑色轎車就停在院子里,車身右側的劃痕與監控中的特征完全吻合。“警察同志,你們找我有事?”李建軍看到穿著警服的小王,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當被問及8月18日晚的行蹤時,李建軍笑著解釋:“我那晚開車去山上給我兒子送東西,他在山上的護林站工作,每周五晚上我都會給他送點生活用品,你們看,這是護林站的登記記錄。”他拿出一本登記冊,上面清晰記錄著8月18日晚8點30分,李建軍送物品至護林站,停留20分鐘后離開,與監控中的行駛時間線完全吻合,且護林站工作人員也能作證,排除了李建軍的作案嫌疑。
接著找到銀色轎車車主孫偉和張海,兩人均為北山村的養殖戶。孫偉解釋:“我18號晚9點多開車上山,是去查看山上的羊圈,最近總有人偷羊,我每天晚上都會去巡邏一圈。”他拿出手機里的巡邏照片,時間顯示為8月18日晚9點40分,地點正是羊圈附近,與監控時間一致;張海則表示,他當晚是去山上接迷路的侄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