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戰敗后,李景隆擔任大將軍,盛庸就隸屬李景隆。
之后,李景隆敗于白溝河,逃回濟南,聽說燕王又追來,李景隆顧不上守城,直接跑了。
至此,濟南城就剩下盛庸與鐵鉉二人在鎮守,在文武同心之下,燕軍猛攻數月不得下,全軍疲憊不堪。
盛庸見狀。當機立斷。
趁著夜晚,盛庸派兵襲營,大敗燕軍。
此后,率軍收復失地,屢敗燕軍,還在亂軍之中陣斬了燕軍大將張玉,一時間,盛庸名聲大噪。
但只可惜,天命不在建文,而在燕王。
兩軍對戰,眼看燕軍就要大敗,誰能預料一場大風,刮走了朝廷最后的希望。
朱棣一招風系魔法用了三次,三次都打敗了盛庸平安,一路順風打到南京城下。
盛庸見大勢已去,率領殘余部下投降。
后來都御使陳瑛彈劾盛庸心懷不滿,圖謀不軌。
因無法辯別自己的清白,盛庸最終自殺。
……
盛庸人物數據
武力;90
智力;89
統帥;95
政治;79
魅力;88
技能一,防御穩健。
當領兵防守時,所屬軍隊全體數據上升十點,時限十二時辰。
技能二,無懈可擊。
當與敵作戰,無視對方任何物理、精神攻擊,【除了風系魔法】
現降臨地點,徐州廣陵郡。
目前擔任廣陵司馬,領兵三千,正在抵御高迎祥的闖軍。
……
“唉,此等英雄,卻與我無緣啊!”
劉協嘆息,這從召喚人物里面攜帶出來,大多便宜別人。
這個盛庸,劉協有所了解,這家伙,可是連永樂大帝都敗在他的手上。
一生能征善戰,只可惜不得天時,最終落敗,一敗千里。
“下一個!”
劉協有些氣憤,這么厲害的人物居然就自盡了,太可惜了。
【人物二】
【大明第一才子解縉】
解縉出生在地球,朱歷好多好多年……
解縉江西人,自幼就有神童的美稱,在洪武二十年中舉鄉試的解元。
次年赴京參加會試,殿試,中了三甲進士,被皇帝授予中書庶吉士。
朱元璋非常欣賞解縉的聰明與直言,曾對解縉說。
“咱們倆雖義屬君臣,卻情同父子。”
從中就可看出,朱元璋對解縉有多么欣賞。
但因后來,涉及政治斗爭,朱元璋為了保全他,貶他回鄉讀書十年。
等新君繼位后,再來做官。
后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解縉得以進京再做官。
再后來,朱棣靖難成功后,解縉率先投效,受到重用。
不久進入文淵閣,升任內閣大學士,期間編纂永樂大典,功勛卓著。
但是解縉為人狂傲,在國家大事方面經常與皇帝意見相左。
支持長子朱高熾,貶低次子朱高煦得罪了皇帝。
后來反對皇帝給漢王增加護衛,以及不贊成出兵安南等等。
一樁樁,一件件徹底惹怒了朱棣,將解縉打入大牢,后被紀綱埋入雪中凍死,終年四十一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