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殿下去了偏遠漢中,恐冷了天下有識之士的一片忠心啊!”
楊星不愧是當地名士,說話有理有節,一副為劉協考慮的模樣。
但劉協聞言,臉色陰沉地快滴出水來,對于此人觀感非常差,不過這樣一來更堅信原來的判斷與選擇。
我不是建文,可不會被你輕易忽悠,因為劉協心中很清楚,自己不是光武帝,也沒有秀兒哥的運氣。
留在中原之地,勢必要與諸侯們打交道。
曹操、袁術、劉表等等,在群狼環繞之下自己還想安心發展壯大。
屁!
……
劉協驚恐地發現,右邊的官吏全都支持讓劉協留下來,到了中午,本地世家豪強派人前來。
送錢的送錢,送女人的送女人,反正就是你留在汝南想要什么都行,就是不許走。
到了晚上還有第二天中午,連續幾日送來了各種奇珍異寶,還有善于辯論的名士,跟劉協講起大道理。
“殿下現今的處境正到佳處,處中原腹心之地,周圍都是忠心漢室的官吏將校,何不趁此良機,干一番大事業。”
“殿下,天欲與之,不取必受其咎。”
許劭在東堂內,對著劉協苦口婆心道。
劉協一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行為輕佻。
許劭是這些天,來的是最有份量的名士,他的名字在漢朝那是鼎鼎有名。
與堂兄弟許靖都是評品人物的名士。
許劭為人清高,在當時可謂德高望重。
他與堂兄共創“月旦評”,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評。
世人皆以被其點評而引以為榮,曹操上趕著要被點評,最后許劭言道。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賊”。
曹操聽完十分高興,這句話在日后應驗了。
……
這次許劭之所以來,還是因為他觀星相,觀人相。
都覺得劉協非池中之物,將來定能一飛沖天。
所以他受到好友邀請,前來勸劉協留在汝南,發布討董號令,然而劉協的態度,令他心涼。
這么多年,還沒人在他面前不守禮節,若是旁人他早就拂袖而去,可劉協身份太過特殊了。
勸諫無果,劉協又不管飯,許劭敗興而歸。
桌案上,擺滿了湯菜食物,劉協大快朵頤,一邊吃,一邊詢問身旁的紀綱。
“老紀,軍隊的糧草軍械準備的怎么樣了?”
劉協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大軍出行所需的糧草武器。
算上不遠處諸葛恪的丹陽軍,劉協目前有近三萬兵馬。
三萬人啊!
一天要吃多少糧食?要喝多少水?
這不把后勤算明白,劉協可不敢隨便出動。
紀綱聽后,立即回道。
“上位,糧食儲備的差不多了,武器甲胄還在打造中。”
“不過屬下以為,我軍還是早走早好,要不然不知后面還會出什么事。”
這些天,劉協住的府邸都快被人踏破了,名色人等都趕來,紀綱是一刻都不敢松懈。
深怕前來府邸人中,會有人行刺。
錦衣衛緹騎四處尋探,杜絕一切對劉協不利的因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