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首望去,心中充滿了感慨和失落。這次失敗不僅讓他失去了自己的軍隊,還讓他不知如何面對使君。
“某對不住南陽父老!”
另一邊,劉協則靜靜地站在戰場上,望著黃忠離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紀綱不解道。
“上位,那黃忠已經被我軍包圍,插翅也難飛,為何要放他走?”
聽見紀綱疑惑,劉協笑而不語,心中想到。
黃忠素來以忠義聞名于世,即便能活捉他,也很難令他歸順,倒不如放他回去,感恩于他。
那個南陽太守可不是一個心胸寬廣之人,可借此機會操作一番,說不準能拉攏一員猛將。
……
戰斗結束,打掃完戰場后,劉協率軍回營,大家圍在一起,討論軍隊的傷亡,以及接下來的走向。
“稟主公,經過大概統計,此次我漢軍,共陣亡一千八百余人,輕重傷三千多人……”
“出城的五千南陽兵,除了投降的五六百人,剩下的都被斬殺。”
“現尸首已被焚燒,防止有瘟疫發生。”
大帳中,坐在主位上的劉協,聽著眾將匯報戰情,連連頷首。
“很好!很好!很好啊!”
“這首戰,我軍旗開得勝,大挫南陽軍銳氣,眾將可謂功不可沒。”
劉協開始表揚,對于諸將此戰的表現,劉協還是滿意的。
南陽宛城中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萬人,如今一戰消滅了五千人。
對宛城來說,那就是元氣大傷,只待明日攻城,一舉拿下南陽。
本來劉協還想著宛城畢竟易守難攻,城中還有黃忠這員老將,想來并不好打。
因此,劉協才會派人與即將到來的孫堅部聯合,共同攻打南陽。
可是現在看來,聯不聯合似乎沒那重要了。
有他沒他一個樣。
劉協下令讓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準備明日,再次攻城。
……
此時南陽城中,家家戴孝,戶戶哭靈,呈現一片凄涼之意。
黃忠一人走在大街上,心中充滿了悲痛和自責。他一邊飲酒,一邊眼淚忍不住流涕。
回想起在太守官衙處,太守大人憤怒地指著他鼻子痛罵。
“黃忠,你這個混蛋,你怎么一個人跑回來。”
“我的五千大軍呢?我的表弟張強又去哪兒了?”
“你誤了南陽,誤了百姓……”
太守張咨恨不得把黃忠推下去斬首,然而張咨卻選擇性忘了,是黃忠勸他不要出城追擊,又是黃忠勸他的表弟不要盲目深入敵境。
對于這些事實,張咨閉口不提,把責任全推到黃忠身上。
幸好有眾人的勸說,黃忠才得以保住性命,但是家產被充公,黃忠被貶為庶民。
走在大街上的黃忠感到無比的悔恨和自責。他覺得自己辜負了百姓的信任和期望。
他們把孩子交到他手上,可他呢?
沒有當場制止張強,反而導致五千南陽兵全軍覆沒。
黃忠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哀傷,仿佛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