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城城下,攻城與守城一方彼此之間,喊殺聲不斷,宛如浮屠地獄。
孫堅的軍隊幾次登上城樓,對城中守軍造成很大傷害。
為激勵城中將士,張咨放出謠言,說孫堅破城之后,會大開殺戒。
此話一出,確實有效,孫堅一連進攻兩日,未能攻克宛城。
“叮叮叮……”
“敵軍退了!”
城樓上,張咨看著敵軍如退潮般離去,終于松下一口氣。
校尉張強瘸著腿走了過來,面目痛苦的看著張咨問道。
“表哥,這仗到底還要打到什么時候?”
“朝廷的援兵怎么還沒到?”
聽到表弟的問題,張咨本來想立即打斷他,可他看到全城的守軍死傷大半,哀嚎遍野。
張咨的內心像被揪了一下,物傷其類,見到這么多死尸,他死守待援的信念已經不堅定了。
張咨臉色不斷變換,半晌才吐出一句。
“如果明日朝廷援兵還不到,本太守就只好開城歸降。”
“無論如何,這仗都不能再打了。”
當說出這話時,張咨頓感自己內心輕松下來。
“哎!非我無能。”
“實在敵人太兇殘,自從新年第一天,劉協帶了三萬人來到宛城借道借糧。”
“自己身為南陽太守,朝廷重臣,豈能開城放他走,借他糧食。”
“稍微有智商的人都不會這么做,再加上張咨兒子在洛陽為質。”
“于是他不得不與劉協為敵,從而引發之后種種是非。”
做出決定的張咨,臉色蒼白,他仿佛看到董卓盛怒之下,會把兒子大卸八塊。
張咨不忍再想,將城中諸事丟給張強負責,回去休息了。
……
與城中彌漫著的萎靡不振、士氣消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外那座龐大的孫堅軍營中卻是一片熱鬧輝煌之景。
營帳之間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無數火把和篝火將整個營地照得如同白天一般明亮。
而在這片營地之中,孫堅所率領的軍隊正沉浸在歡快愉悅的氛圍當中。
兩日來的進攻,徹底讓孫堅帳下將士明白,宛城這座重鎮,已是搖搖欲墜,最多再攻一兩日,城池就可拿下。
士兵們圍坐在篝火旁,大口喝酒,高聲談笑。
他們盡情享受著這一刻難得的輕松時光,仿佛忘掉白天攻城時的殘酷與血腥。
酒過三巡之后,孫堅開始一一敬酒,對于有功將士,他一向有功必賞。
這支軍隊跟隨他南征北戰多年,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還一直保持高昂的斗志與頑強的戰斗力的原因,就是賞罰分明。
……
眺望遠處篝火通明孫堅營地,劉協不少手下人酸了。
紀綱不停的嘟囔。
“上位,這太過分了,要不是咱們之前攻城,消耗了守軍的兵力,他們能打得這么輕松嗎?”
紀綱一向看不得風光的是別人,于是不停攛掇劉協。
“上位,依屬下看,這份敵人援兵的情報就不必告訴孫堅。”
“他不是能打嗎?”
“那好啊,就讓孫堅與董卓的西涼兵碰碰,到時我軍正好坐山觀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