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蓋渾身浴血,手中緊握著長刀,神色凝重地向孫堅稟報著戰況。
黃蓋的面龐此刻被鮮血沾染,顯得格外猙獰恐怖。
孫堅心頭一沉,強作鎮定道。
“吾等既已至此,唯有拼死一戰方可求存!”
然而,他亦深知眼下局勢之險惡,己方兵力打得分散,而敵軍卻如潮水般源源不斷涌來。
眾人憂心忡忡之際,黃蓋突然挺身而出,高聲喊道。
“主公,末將愿率一隊精兵突圍而出,前往陳留王處求援,請其速速派遣援兵前來相助!。
此言一出,孫堅不禁皺起眉頭,暗自思忖。
那陳留王的軍隊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實難與我軍相提并論。
想當年,本將軍縱橫沙場,威風凜凜,又何曾看得起這等雜牌隊伍?
然今時不同往日,為保江東子弟兵性命無虞,只得暫且放下成見……
思索片刻,孫堅終于下定決心,點頭應道。
“也罷,事到如今,唯有依汝之計行事。”
“但切記務必小心謹慎,本將寧可你帶不回援兵,也不希望你有半點傷害。”
說罷,孫堅親自挑選出一支精銳部隊交由黃蓋統領,并再三叮囑其務必謹慎。
“黃蓋定帶回援兵,不負主公重托。”
說罷,黃蓋重重叩首一拜,而后起身領這支精兵義無反顧地沖入敵陣之中。
……
營帳內,劉協的兵馬集結完畢。
諸位將軍都已到來,坐在營帳中央的劉協開始點將。
老規矩,劉協將這次指揮作戰權力交到徐晃手中。
徐晃拱手一禮后,開始調動人馬。
“今天注定是一個特殊日子。”
劉協心中想到。
……
一直戰到傍晚,前方士兵回來匯報,南陽城已被攻克,李催帶了幾百殘兵不知所蹤。
孫堅的江東子弟兵折損近半。
兩萬人還能作戰僅剩不到一萬,可以說元氣大傷。
得到前方傳來勝利消息,劉協如釋重負,宛城打了一個多月,終于見分曉了。
劉協躺在榻上,美美的睡了一覺,這一覺一睡到天亮。
天亮后,劉協緩緩地睜開雙眼。
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冠,跟隨大軍進入了宛城。
宛城的景像大不一樣,劉協大為震驚。
街道上彌漫著煙塵,房屋倒塌,一片破敗。
他走在街道上,腳下不時傳來骨頭斷裂的聲音。
一路上,劉協看見士兵在處理遍地的駭骨,劉協心中涌起一股悲涼。
戰爭無情啊!作為生活在一個前世和平的社會的劉協,對于戰爭一直停留紙面上。
這也是為什么,劉協很少親自指揮作戰。
一方面,自己在軍事比起紙上談兵的馬謖都遠遠不如。
另外,自己不愿看到這血腥的一幕。
還是心不夠狠。
百姓們用著麻木的眼神,看向他們面前過去的劉協。
他們衣服破爛不堪,身體消瘦無比,顯然是長期遭受苦難的折磨。
劉協看到一個孩子,他的臉上沾滿了泥土,眼神中透露出恐懼和無助。
很顯然,他和父母失散了,也有可能父母已經祭天了。
劉協默默禱告,轉頭就讓身邊的親兵去組建施粥營地,讓眼前無家可歸的人有口粥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