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庸,原是古庸國的封地。
楚莊王三年,庸國被楚、秦、巴三國所滅,強大的楚國在此設立上庸縣。
秦國一掃六合后,仍以上庸縣為名。
上庸地理位置優越。此地乃是連接荊州與漢中之間的咽喉要道。
它南方與西面,都是大山,是益州與漢中的天然保護屏障,又是南出長江、北入中原,西進荊湘、西川的戰略通道。
北可直接通往長安,東可直接支援荊州之兵。
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
劉協帶領兵馬過了房陵,往上庸縣而來。
上庸的縣令得知劉協前來,打開城門,盛情款待。
縣令叫蔡央,荊州世家蔡家直系子弟,身份尊貴。
三十歲不到,就是執掌一縣的百里侯,正值英姿勃發之時。
聽說殿下經過上庸,蔡央認為這是一個巴結劉協機會。
要想升官快,就要馬屁拍的好。
所以劉協剛入上庸,蔡央準備許多當地特產,在迎鳳酒樓中宴請劉協。
“殿下能來上庸,真讓本縣受寵若驚。”
宴席上,蔡縣令一臉諂媚,朝劉劉協敬酒,表達尊敬。
其余各人紛紛效仿,看的劉協眼花繚亂。
“蔡縣令,這些都是本縣的世家鄉紳?”
“能替本王介紹一下?”
來到上庸的劉協,已經把這塊地盤當成自己的,所以了解一下當地的勢力結構,還是很有需要的。
聽完劉協需求,蔡縣令很樂意為其解答,開始指向第一位。
“左邊這位名叫孫奇,是上庸縣的縣丞,他們孫家在本縣那可是一方豪紳。”
“本縣三分之二的田地都來自他們孫家。”
順著蔡縣令指的方向,劉協看見此人,輕微點頭。
“孫縣丞,久仰久仰!”
“不敢!不敢!”
……
“殿下,這是曹家家主曹揚,是房陵縣令的家翁。”
“噢!失敬失敬!”
“這是本地糧商金一半,這是本地鹽商……”
……
經過蔡縣令一眾介紹,劉協大概明白上庸三縣的勢力了。
上庸、西城、房陵,三縣之地百姓大約有五萬戶百姓,雖比不上劉協南陽下轄縣人口多,可也是麻雀雖小,五臟齊全。
大大小小世家豪族就有幾十個,這讓劉協不得不警惕。
上庸世家勢力就如此強大,那到漢中豈非更嚴重。
劉協思緒之際,場面熱鬧非凡,蔡縣令雖是外來戶,可長歌善舞,在當地威望很高。
“當年光武皇帝正如殿下這般,離開洛陽創立基業,再興漢室……”
“殿下,下官再敬你一杯。”
蔡縣令多杯下肚,可仍面不紅氣不喘,還要與劉協拼酒。
劉協自問酒量不小,可也不想再喝,連連擺手。
見劉協沒有興致,孫縣丞趕緊招手下前來,俯耳低語。
交代完,孫縣丞滿臉討笑看向劉協說道。
“殿下,偏僻小縣沒有奇珍異寶,但屬下愿贈送殿下孫家的傳家之寶。”
被他一說,劉協提起精神,詢問道。
“不會是夜明珠之類的古董字畫吧!”
“本王對這些興趣不大。”
劉協正在想,該用什么借口駐兵上庸。
上庸的地理太過重要,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劉協心中不會踏實。
聽到劉協對古董字畫不感興趣,在場眾人不禁一愣,這自古以來,送禮都送古董字畫,你不感興趣,那我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