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三年,游歷了小半個中原大地,見識了許多的風土人情,認識了不少白蓮教眾之后,朱重八回到了鐘離縣。
來到父母跟大哥的墳前,墳前立起了石碑,想來是二哥立的。
磕了幾個頭,上了一柱香,燒了點紙錢,朱重八在墳前坐了很久,也沒說話,等到夕陽西下,他拿起行囊又回到皇覺寺。
高彬和尚依舊說佛門收不了他,沒有讓他入佛門,朱重八還是過起了三年前沙彌的生活。
不過他現在可不是三年前那個弱不禁風的少年,拳腳功夫甚為了得,寺里也沒人敢欺負他。
正當他以為他會在這個寺里過完平凡的一生時,黃河邊修河堤的民夫挖出了那個一只眼的石人,石人背后赫然寫著:“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韓山童,劉福通揭竿而起,數十萬白蓮教眾開始攻城掠地,揭開了元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白蓮教眾頭戴紅巾,史稱“紅巾軍起義”。與此同時徐壽輝,彭瑩玉,張士誠,方國珍等義軍首領在各地響應,天下大亂。
在濠州,以郭子興,孫德崖為首的義軍攻占了濠州城。元軍派大軍前來平亂,元軍久攻不下,竟然殺良冒功,整個濠州是人心惶惶。
終于戰火燒到了鐘離縣,聽得元軍過來了,整個皇覺寺的僧人都跑了,或投靠親戚,或遁跡山林,只有高彬和尚一人獨坐大殿,臨危不亂。朱重八也沒跑多遠,就在附近貓著,時刻注意著廟里的動靜。
元軍一個百人小隊來到了皇覺寺前,也沒多說話,便在寺里搜刮了一遍。寺廟本就不富裕,有點值錢的東西早被眾僧卷走了,元軍自然一無所獲。
元軍頭目怒不可遏,大聲喝斥高彬和尚,“老和尚,你把反賊都藏哪了,不說老子就宰了你。”
高彬和尚面不改色,高宣一聲佛號,“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老衲年近古稀,生死早已看淡。我佛慈悲,普渡天下眾生,哪有反賊?只愿施主早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日后必能入西方極樂。”
說罷,便打算閉目待死。
那頭目雖恨得牙癢癢,不過也懾于高彬和尚的寶相莊嚴,不敢殺人造次。便讓人在寺里放了一把火,然后就走了了。
不遠處的朱重八看到寺里火起,等得元軍走后就趕緊跑到寺里救火,附近的村民看到廟里起火也紛紛來救。
還好火勢不大,不一會就被滅了,寺里損失也不算大,高彬和尚更是玄乎,他從始至終都坐在大殿一動不動,大火卻也沒傷到他半分,讓眾人驚異不已。
到得晚上,那些跑出去的和尚紛紛回到了寺里,也就在這天晚上,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朱重八收到了一封濠州城來的信。
信是他發小湯和寫來的,湯和現在就在濠州郭子興的隊伍里,書曰:“今四方兵亂,人無寧居,非田野間所能自保之時也,盍從我以自全。”
這可是造反,要被殺頭,株連九族的,朱重八趕緊把信給燒了。但依舊心亂如麻,當晚整晚都睡不著覺。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都還沒有起床,朱重八便一人來到伽藍菩薩的佛像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隨后拿出一副卦具開始卜了起來。
心中默念片刻后,將卦具拋起,一聲清脆的落地聲打破了大殿的寧靜。定睛一看,圣卦。
朱重八沉默良久,喃喃道:“菩薩,這可是掉腦袋的買賣,弟子誠心問卜,希望菩薩給弟子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