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有一富商,名喚陳迪,代表太平城商賈,獻上不少糧草金帛用以勞軍,以表示城內商賈對義軍的擁戴。這陳迪還助義軍安排后續入城的老弱婦孺等義軍家眷,連朱標都是在他家出生的。
過兩日,等軍中事務處理得差不多了,朱元璋特宴請了陶安,李習這二位耆儒。
二人皆是飽學之士,在太平城中名望頗高,昔日元軍在時都對他二人頗為禮遇。二人又在破城之日率父老迎義師,為收太平城內之民心,朱元璋自也不敢怠慢。
宴席開始,自是一番客套。
等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元璋突然開口問道:“二位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人,當今天下大亂,不知二位如何看待這天下亂局?”
陶安回道:“當今亂世,群雄并起,但在陶某看來,大多都是鼠目寸光之輩。攻城掠地,互相攻伐,所求都是女子玉帛,圖眼前蠅頭小利,一時之快。非有救國安民,解天下百姓于倒懸之心。而大帥自渡江以來,秋毫無犯,萬民景仰,順天應人,以此平天下,天下平定指日可待。”
朱元璋輕笑道:“先生謬贊了,本帥欲圖金陵,不知先生覺得如何?”
陶安回道:“金陵數朝古都,虎踞龍盤,又據長江之險,易守難攻。若能拿下金陵,出兵以臨四方,何向不克?”
朱元璋大喜,欲留二人于帳下聽用。
又過了幾日,亳州有圣旨道,封賞南渡諸將,改太平路為太平府,各種人事安排,由朱元璋自斷。
朱元璋任李習為太平府知府,設太平興國翼元帥府,朱元璋為大元帥,李善長為帥府都事,潘庭堅為帥府教授,汪廣洋為帥府令史,陶安參幕府事。
其余諸將各有封賞,令諸將守諸城門,修葺城池,以備元軍來犯。
果不其然,過了幾日,蠻子海牙,絆住馬率水軍封住采石磯渡口,以絕義軍退路。民兵元帥陳野先率數萬民兵來攻太平。
朱元璋見敵軍勢大,又來勢洶洶,交待眾將按兵不動,不得私自出城迎敵。
陳野先使大將一連在城外叫陣了三日。
常遇春很是不解,找朱元璋請戰,“大帥,那廝在城外聒噪得很,大帥許末將一千兵馬,定殺得這廝有來無回!”
朱元璋笑道:“我知道常兄弟英勇過人,但此事不急,本帥自有安排,有你沖陣殺敵的時候。”
常遇春很是不爽,只得在城內校場練武發泄。
城外陳野先部又罵了兩日,城中義軍都是不忿,軍中求戰之聲甚囂塵上。
朱元璋這幾日派出數撥探馬于城外打探,方圓十數里,除陳野先部外再無其他元軍,心中大定。
便召集眾將,令徐達,鄧愈,湯和各率五千人馬由東門出城迎敵。
再命常遇春領騎軍三千,從北門出,繞到陳野先身后,配合正面義軍,兩面夾擊。
眾將領命而出,常遇春心中窩火已有數日,渾身上下都欲殺敵,其他義軍將士也是戰意高昂。
常遇春率部星夜出城,巳時,東城門大開,徐達,鄧愈,湯和各率部出東門,殺向陳野先所部民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