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下眾將都沉默不語。
汪廣洋說道:“大帥新收了陳野先的降兵,屬下以為,可以讓陳野先部前去與郭少帥合兵一處,直取集慶。”
朱元璋眉頭一揚,“此計甚妙,只是這陳野先新降,降兵尚未整頓,怕有變故。”
汪廣洋回道:“可將陳野先留在太平,只要陳野先在我們手上,也不怕他手下的人馬亂來。”
朱元璋笑道:“如此甚好。”
于是便依汪廣洋之計,遣陳野先手下將士與郭天敘,張天祐所部匯合,直取集慶。
當晚,朱元璋與陳野先二人于帳中密議。
朱元璋開口試探道:“陳大帥,此次借你的人馬去攻打集慶,陳大帥覺得能拿下嗎?”
陳野先眼神飄忽,而后道:“大帥天縱之才,區區集慶定是手到擒來,末將手下將士定然奮勇爭先,以助大帥攻城拔寨。”
朱元璋笑道:“陳大帥,明人不說暗話,集慶易守難攻,又有重兵,拿下哪有那么容易。”
陳野先心中犯嘀咕,“不知大帥此話何意?”
朱元璋又笑了笑,“實不相瞞,郭家兄弟與本帥有些誤會,想必陳大帥多少也知曉一點吧。”
陳野先回道:“知道一些,好像與郭大帥之死有關,但不清楚內情,想必定是誤會,大帥是忠義之人,定不會行不義之事。”
朱元璋直直地盯著陳野先,“不瞞陳大帥,此事多少還是跟本帥有點關系,所以我們之間的誤會很難解開。若是讓郭家兄弟拿下集慶,本帥以后的日子怕也沒那么好過,不知陳大帥明白本帥的意思嗎?”
陳野先瞬間明了,“大帥放心,末將定會交待手下的兄弟,讓他們好好配合,定不會讓集慶有失。”其中“好好”二字說得甚是用力。
朱元璋笑道:“很好,陳大帥果然是聰明人,今日之事,本帥不希望有第三人知曉,想必陳大帥的口風很緊吧。”
陳野先忙回道:“大帥放心,此事末將定會爛在肚子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等得陳野先出得帳來,抹了抹額頭的汗珠,長舒了一口氣。
三日后,郭天敘,張天祐親率滁陽義軍數萬,與陳野先部合兵一處,號稱十萬紅巾義兵,直取集慶。
怎奈集慶城池堅固,屢攻不下,野先部又不愿死戰,義軍人心不齊,眼見破城無望,數日之后只得退兵。
退兵之后,張天祐親至太平,朱元璋于大元帥府親自相迎。
張天祐道:“朱大帥,現在攻打集慶不利,還希望大帥再支援點精兵強將,陳野先手下那些雜魚,說實話,靠他們不行。”
朱元璋眉頭緊皺,“張大帥,本帥這邊剛拿下太平沒多久,峪溪口的蠻子海牙與絆住馬虎視眈眈,若是再調兵去往集慶,若是元軍再來攻太平,讓本帥如何自處?”
張天祐嘆了口氣,“唉,但小明王有令,要我們拿下集慶,若是久攻不克,小明王怪罪下來,于我們也是不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