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眉頭微蹙,點了點頭,“伯溫先生所言不無道理,不過當年本公既然以小明王為尊,小明王有難,坐視不理,實乃不忠不義之舉,為天下英雄所不齒。
而且江南各路以陳友諒對我威脅最大,而張士誠尚不足懼。若是任由張士誠拿下安豐,擒了小明王,盡收宋軍諸部,張士誠必定實力大增。
以前我們盯著陳友諒就行了,到時候兩邊都要盯著,而且張陳二人勾搭已久,屆時再合力來攻,怕大業難保。”
劉伯溫又道:“主公尊小明王已久,若是迎回小明王,那應天以誰為尊?”
朱元璋答道:“自是以小明王為尊。”
劉伯溫笑了笑,“當今天下已是分崩離析,宏圖大業當有德者居之,屬下冒死問主公一句,主公覺得自己與小明王相比,誰是當立大業之人?”
朱元璋面色凝重的想了會,隨后眼神玩味的看了眼劉伯溫,問道:“依先生之見呢?”
劉伯溫正色道:“在下自幼習五行占卜之術,鉆研易理數十載,天命在主公而不在小明王。
主公自起濠梁,南征北討,威震江南,屢破元廷。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以迎,英杰百川納海已歸。
他小明王,劉福通手中的一個傀儡罷了,文不能提筆,武不能上馬,怎能與主公相較。”
朱元璋笑道:“先生慎言,小明王可是大宋皇室之后,真龍天子的血脈,本公怎么比?”
劉伯溫回道:“什么真龍天子,豎子耳。應天虎踞龍盤,龍氣之所在,汴梁城破之后,龍氣盡泄,他韓宋大勢盡矣。”
朱元璋沉默良久,“先生先退下吧,此事我再斟酌一二。”
劉伯溫領命拜退。
朱元璋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出兵安豐,遂召徐達,常遇春率軍回應天。命朱文正鎮洪都,防陳友諒,朱文忠鎮嚴州,湯和鎮常州,防張士誠。
時年三月,朱元璋親率大軍十萬,以常遇春為先鋒,徐達為中軍元帥,水陸并進,北上以救安豐。
到得安豐城外,安豐城已被呂珍所破,劉福通亦死于亂軍之中,呂珍見朱元璋率軍南來。引軍出城,于城南水陸連營扎寨,嚴陣以待。
朱元璋見敵軍防御工事甚固,不宜強攻,遂命常遇春伏于側翼,遣先鋒副帥汪文率軍佯攻。
汪文率部沖入敵軍營壘,沖殺一陣便引軍敗走,呂珍不知有詐,率軍追擊汪文。
追不數里,聽得炮響為號,常遇春率軍殺出,呂珍不敵敗走,常遇春率軍直追呂珍入敵陣。
敵陣內呂珍部將率軍來援,亦被常遇春所敗,呂珍眼看不敵,軍陣大亂,遂領軍退走,路遇廬州左君弼來援,與左君弼合兵一處,復殺回安豐。
常遇春追擊呂珍潰兵,片刻不停,呂左二人不想常遇春來得如此之快,倉促迎敵,被常遇春親率死士沖亂陣腳,呂左二人不敵,呂珍率部退回姑蘇,左君弼撤回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