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是怪事了,打了少秋一頓,李婆婆不再如此疼痛,在對土地公公祭拜了一陣子之后,牙齒瞬時之間,不僅不再痛了,咬合之力較比平日,那是成幾何級地增長。李婆婆笑了。看著自己的母親笑了,李婆婆的兒子此時也是心安理得的樣子,覺得這少秋呀,就是該打,不打不足以使自己的娘的牙痛好轉。
少秋本來不過是想上前去勸說一二,看著老人家可憐,按《黃帝內經》,此不過是胃火上炎,只需熬些清熱解毒的湯藥,比如蒲公英、金銀花之類的,驅除一下毒火,自然病休康復,牙痛旋即痊愈。不知如此,這李婆婆卻在此祈求神靈之保佑,此事絕對是可笑之至,本來一片好心,卻不得好報,竟至被打,此事一旦傳出去,讓小花知道,不知會否怪罪自己之不敢還手呀。
李婆婆牙痛雖然有所好轉,卻還有那么一絲隱痛,此時捂著自己的腮幫子,看著自己的兒子,似乎想自己的兒子多打幾下少秋,不然的話,牙痛怕是不能徹底好轉。不過,李婆婆的兒子因為打了人,覺得有些不妥,不然的話,臉色為何如此之不好看呢,此時明白自己的母親的意思,沖上前去,想再度行兇,可是少秋已然是不行了,再也受不了重拳之攻擊,否則的話,可能會死的。
李婆婆的兒子這才打住了,不再去打人,而是背著自己的娘,往著前方走去,瞬時之間,離開了這個地方,回自己的屋子里了。少秋因為這一番叨擾,神經過于刺激,已然是非常之興奮,再想安然睡去,實在是不可能了。
沒有辦法,只好是站在自己的屋子門前,聽著雨聲淅瀝,雖然是詩意溫馨,卻毫無興致,臉上腫了好大一塊,顯然是拜李婆婆的兒子所賜,卻也不后悔,真要說有什么遺憾,那也不過是沒有救回李婆婆。
幾天之后,李婆婆病危,不過是牙痛使然,卻因為耽誤了診治,聽信神人之妖言,瞬時之間,使疾病加重,已然是處于彌留之際了。到了此時,李婆婆的兒子請來了一個道士,此人頗懂些法術,據說善治一些疑難雜癥,有起死回生之術。
不然的話,李婆婆的兒子也不至于去找這位道士。此時請來了道士之后,便開始為李婆婆做法事,祈求疾病能有所好轉。
可是在吞了一些符水之后,李婆婆的病不僅沒有好的跡象,尚且變得更加的危重,再不施救的話,不日之后,怕是會去了都。
有人勸說李婆婆的兒子趕緊去醫院,不然的話,一旦病情耽誤,想再要疾病好轉,怕是萬難。正這時,道士建議請少秋診治一番,李婆婆的兒子聽后覺得有些道理,便去找了少秋,欲為自己的母親施救。
可是疾病到了這種地步,大羅神仙亦是無力回天,何況少秋僅僅是略懂醫術,造詣不深,對于此等危重病人,直是奈何不了。可是,既然人家請自己,而自己素來喜好醫藥之術,這事荒村的人們都知道,此時有事情,不去救治一番,怕是不妥。
沒奈何,本來被打之后,怎么著也不想去給李婆婆治病了,可是念及人命關天,非同兒戲,在這種時候,個人的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呢?這便答應下來了,跟著李婆婆的兒子去了,可是站在李婆婆面前之時,發現李婆婆已然是去了。
“把我娘治好了,”李婆婆的兒子惡狠狠地瞪了少秋一眼,“不然的話,老子還想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