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有難同當不離不棄
當王安從張舒雅嘴里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關鍵是王安仨人,現在還不是民兵呢,作為普通老百姓去剿匪,這是不是有點瞎扯蛋的感覺?
懵逼的王安下意識的問道:
“不是,大姐,你感覺剿匪這事兒,讓我們仨去,有啥用嗎?”
張舒雅白了王安一眼道:“你咋這多事兒呢?讓你去伱就去得了,指個路啥的不也挺好嘛。”
張舒雅這么一說,王安立刻就明白了,這事兒其實是張舒雅安排的。
因為這樣一來,自己仨人就算是參與剿匪的事兒了。
等剿完匪后,自己仨人勉強算是立功了,到時候不管咋安排,那就都會變得名正言順了。
這時候王安才發現,王大柱兩口子和木雪晴,聽到仨人要去剿匪的消息,神色竟然沒有一絲的異常。
要知道剿匪這種事情,可是要比趕山打獵危險多了,這年代的土匪,哪有沒槍的?
王安知道,這肯定是自己的大姐張舒雅同志,提前就做好了家里人的工作了。
不得不說,自己這大姐,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考慮的很周到。
中午吃飯的時候,因為又加入了孫念四人,所以劉桂蘭在幫忙卸完爬犁后,又燉了滿滿一大鍋肉。
除了頭蹄下水,差不多一整只黃毛子,全燉了。
其實野豬雖然是豬,但出肉率并不高,特別是在這個季節,也就是開春這會兒。
一只一百六七十斤的黃毛子,若是不算頭蹄下水和豬皮豬血的話,整個野豬腔子也就0斤左右的樣子。
若是秋末的話,會高很多,同樣的一只黃毛子,處理完后的野豬腔子,大約是在0斤左右的樣子。
也就是說,劉桂蘭雖然燉了一整只黃毛子,但實際上,連骨頭帶肉也就不到0斤。
但不管咋說,燉肉的鍋滿了,劉桂蘭一家的待客誠意,可以說是十分到位了。
要說這個年代,不管是農民還是職工,亦或者井察還是軍人,其實都是缺肉和缺油水的。
所以除了這只黃毛子外,劉桂蘭準備的別的菜,也是肉多菜少。
不管啥時候,待客吃飯的話,桌子上只要肉多,那就一點兒毛病沒有。
不過這頓飯吃肉最多的,已經不是張舒雅了,而是長相身材等各方面都不輸木雪晴的孫念。
不得不說,這孫念的吃相,一點兒都不輸昨天的張舒雅。
而張舒雅因為這幾頓連著吃肉,可能是身體里缺的能量都補充好了,要么就是吃肉吃的膩住了。
反正這頓飯下來,張舒雅大多只往酸菜和蘑菇干上夾,肉的話屬實沒吃多少。
總之,一頓飯吃下來,吃的是賓主皆歡。
飯后,那三個工安從兜里掏出糧票和肉票還有錢,統一交到了孫念手里。
孫念接過來后,又從自己兜里掏出一份錢和票,然后就想要將這些錢和票,交給劉桂蘭和王大柱兩口子。
雖然這種做法在這年代是正常情況,但劉桂蘭兩口子怎么可能要?
所以劉桂蘭很是不高興的說道:
“你們這是干啥?看不起嬸子啊?你們都是我大閨女的同事和朋友,吃頓飯要什么錢?”
孫念勸說道:“大嬸,您能讓我們吃頓肉我們就感激不盡了,我們工安有規定的,在村民家吃飯,是必須掏錢和票的。”
劉桂蘭一聽,眨了眨眼睛霸氣的說道:
“哪兒那么多規定?在我家我就是規定,你麻溜兒給我收回去。”
孫念拿著錢和票還想勸說,王安給張舒雅使了個眼色。
正在看熱鬧的張舒雅白了王安一眼,無奈的跟孫念說道:
“行了念念,你快收起來吧,一會兒我干娘生氣該揍我了。”
劉桂蘭順勢說道:“嗯呢唄,你們這些孩子太外道了,一點兒不實在。”
孫念看著張舒雅苦笑了一下,在張舒雅的示意下,孫念才把錢和票又給其余仨人還了回去。
其實這個年代,誰都不容易,哪怕是吃皇糧的正式職工,絕大多數也都是沒啥錢的。
雖然對比來說,掙工資的肯定要比農民強很多很多,但要是跟王安家比的話,也是沒啥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