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本來是不想下地割麥子的,主要是割麥子這活兒太特么遭罪了!
可是黃保國父子和二剛子來了之后,這一幫人一上午割的麥子,只用一個四輪車是拉不回來的,所以即使王安不割麥子,那等到快中午的時候,王安也得開著手扶拖拉機去地里一趟。
左右都得去,王安還不如也跟著一起割麥子呢,這樣的話,割麥子的速度還能快點。
來到麥田地后,一行8人每人割兩根壟,就開始向前推進。
還別說,黃保國和二剛子倆人在吃飯方面雖然確實是能吃了點,但這倆人在干活上也著實是有夠麻利。
哪怕是在挎著黃忠的情況下,割麥子的速度依然處于遙遙領先的狀態。
就連王大柱這個干了半輩子農活的老手,都不如他倆割麥子快。
這里所說的挎著,其實就是幫助的意思,也就是黃忠的速度跟不上的時候,黃保國和二剛子在前面割一些黃忠那兩根壟的麥子。
畢竟黃忠雖然都15歲了,但因為營養不良的原因,身材實在是太過瘦小,在割麥子這塊兒屬實是有點攆不上趟。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勞累的一上午終于過去了,準確的說是還沒到中午,只是到了裝車的時間。
這一上午,王安手里的鐮刀都要掄冒煙了,可就是攆不上王大柱、黃保國和二剛子他們三個,始終被他們仨人落下一段距離,也就比幾位女同志稍微強點。
說實話,這就讓王安有點難以理解了。
明明大家揮舞鐮刀的頻率都差不多少,并且自己的力量甚至比他們三個還要大上一些,奈何速度始終落后,咋使勁兒都攆不上,這特么的可真就是個無解的難題了。
好在王安志不在此,也就沒了爭強好勝的心思。
主要是王安早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財富這個東西,跟“勤勞肯干”這4個字是雞毛關系沒有的。
不信你看黃保國,還有那個二剛子,誰敢說他們不勤勞?誰敢說在干農活這方面能比他們強?
可是呢,在不認識王安之前,黃保國他們一家人連衣服都特么穿不齊全,溫飽都特么解決不了,而現在的話,更是吃饅頭都能說出“只吃饅頭不吃菜就行”這樣的話來。
由此可見,“勤勞致富”這四個字,純純就是特么騙人的。
而像是黃保國他們這樣的,那更是只要能吃苦,就會有吃不完的苦。
這一上午,8個人只割了4畝地,也就是說,昨天王大柱他們四個人,一天的時間也只割了4畝地。
按照這個進度,王安家的25畝麥田地,得三天后才能完事兒,不過王安家的完事兒后,沈薇家的也不能落下。
兩家的莊稼一直都是在一起侍弄,秋收自然也是在一起的。
眾人合力將上午的割下的麥子裝在車上,王大柱和王安父子這才一人開著一臺車,晃晃悠悠的往家走去。
中午,屯里的人正在吃飯的時候,只聽屯部的大喇叭突然響起了幾聲咳嗽聲。
緊接著,孫大福那多少有點激動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咱們靠山屯的屯民注意了啊,咱們靠山屯的屯民注意了啊,我是屯長孫大福,下面,我宣布個事兒,就是咱們靠山屯的電,現在已經全部接通了,各家各戶馬上看一下各家的燈泡都亮不亮,燈泡不亮的抓緊來屯部,就著兩位電工師傅沒回去呢,還能給你們扎咕扎咕,都麻溜兒的,過后要是燈泡不亮沒人管你們昂。”
“咱們靠......”
一連說了兩遍,孫大福才把話筒給關了。
而在王安家,王曉美和王曉麗早就按耐不住好奇心,分別去拽了一下東屋門和西屋門那根從拉線盒上垂下的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