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早上黃保國他們來的時候,非要在灶坑吃飯就能看的出來,黃保國他們是有自卑心理的,只是由于王安一家人的強硬態度,他們才肯上桌吃飯。
所以王安將他們安排進老房子里住,雖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出于王安對他們的嫌棄,但對于黃保國他們來說,卻是正符合他們的心意。
如果換位思考一下的話,不管是誰處于黃保國他們的位置,那可能都是只想住在雇主家的廂房或者是草屋子等一些地方,盡可量的不去給雇主找麻煩。
當然,最主要的也是不想招人厭煩,因為這也算是人的一種自知之明。
短暫的休息了半個多小時,眾人便紛紛從炕上起來,并從各自的屋里走了出來,而此時的王大柱同志已經在磨鐮刀了。
老話講得好,那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至于下地割莊稼,那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沒有一把鋒利的鐮刀,不但割麥子的速度快不起來,并且還非常容易被鈍刀割到手。
沒錯,就是容易被鈍刀割到手。
之所以這么說,那是因為在割莊稼的時候,鈍刀是不容易割進秸稈里的,這樣的話,刀就容易打滑,而秸稈的半截腰處就是人的手,所以但凡刀打滑,人的手是啥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定要相信,鈍刀這玩意兒割莊稼秸稈雖然老特么費勁了,但要是割人手的話,那絕對嗷嗷快,一碰就是一個口子,那才怪呢。
又等了一會兒,趙翠云也從家里過來了。
磨完刀,王大柱和王安父子分別將四輪車和手扶拖拉機搖著火,眾人爬上車斗后,四輪車和拖拉機便一前一后的往院外走去。
......在忙忙碌碌中,時間轉眼就來到了10月中旬。
在這將近20天的時間里,王安不但給自己家里割麥子割水稻,還幫沈薇家也割麥子割水稻,并且最后還幫趙翠云家把玉米收了回來。
沒辦法,趙翠云家除了她和她兒子以外,連個喘氣兒的動物都沒有,大牲口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像是她們家這種情況,若是想要將莊稼從地里收回來的話,就只能是靠人往家背,要么就是換工。
這里所說的“換工”,就是趙翠云去幫有大牲口的人家干兩天活,然后再借用對方家的馬車騾子車啥的幫忙拉莊稼。
不過有啥說啥的講,在秋收的時候想這樣換工,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兒,因為秋收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搶收”。
南方那邊搶收是怕下雨,糧食返潮發霉或者發芽子就不值錢了,而北方這邊搶收是怕下雪,從而導致將沒來得及收回家的糧食直接埋在地里。
所以當你家著急往家收糧的時候,別人家他也著急啊,這種情況下誰跟你換工?
收完地,王安還抽空進了一次山里,把藏在樹洞里的那6條槍和子彈拿了回來。
在拿槍和子彈的時候,王安還特意去了那6人的尸體跟前兒看了看,只是這六個人的尸體全都消失不見了,具體是被什么動物吃掉了,那就不知道了。
收完地后,黃保國父子和二剛子回了一趟家,將他們自己家的那玉米收完后,就又回來了。
主要是王安家的莊稼雖然全都收到家里來了,但后續的打場,也就是給麥子和水稻脫粒也是需要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