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王安還在尋思,呂孝文他們四個人是真特么的讓人無語,加工廠老板劉海森把他們開除了,可他們竟然能怨到王安身上,這是特么什么腦回路?
這下一個個的挨了一頓狠揍,你說這是特么圖基霸啥?
兩個多小時后,王安才將四輪車開進了自家的院子。
剛一將四輪車熄滅,劉桂蘭就問王安道:
“糧食都給你那幾個朋友送去了啊?”
王安點點頭道:
“嗯呢,大米都送出去了,白面沒送出去幾袋子,武冬他們四個都不要白面。”
王大柱很是關心的問道:
“小安吶,那個油鋸咋招了?武冬又給你借出來一個沒?”
這才是王大柱最最關心的問題的,因為平常的時候,家里的木頭柈子,也就是柴火,都是王大柱同志在負責,在沒有油鋸之前,王大柱都是用手鋸和板斧砍柴,效率非常的低下。
但自從有了油鋸之后,王大柱都是用油鋸將木頭截斷,速度相當的快,之前好幾天才能干完的活,有了油鋸和圓盤鋸之后,半天就完事兒了。
王安搖搖頭道:
“沒有,武冬說了,這個沒壞就先使著這個吧,盤庫也甭管,說是等哪天庫管忘了,這油鋸他們就報破損了,完了這個油鋸就歸咱們了。”
王大柱聞言,很是開心的說道:
“那可挺好,那可挺好,這要是沒油鋸使了,可正經得老缺手了。”
頓了一下,王大柱突然說道:
“那啥小安,等供銷社啥前兒賣油鋸了,你就抓緊買一臺新的給人武冬送去,人家幫咱忙,咱可別讓人家擱中間難做。”
不得不承認,王大柱這個老農民的思想是真叫淳樸,從來不想著去占誰的便宜。
王安點頭笑道:
“嗯呢,爹你就放心吧,我們之前都是有來回點兒的,我可不能讓他虧著啊。”
說著話,眾人開始忙活卸車。
在連續扛了十好幾麻袋的糠之后,王大柱終于忍不住問王安道:
“這也不對啊,稻子和麥子加一塊堆才6千多斤,咋能出來這老多糠呢?你許不是讓人家加工廠給糊弄了啊?”
很明顯,王大柱這個常年跟糧食打交道的老農民,實在是太了解糧食這玩意兒該出多少米面和多少糠了。
王安聞言笑道:
“大米和白面不少就行唄,再說那多出來的糠是我買的,一塊錢買了好幾麻袋糠,嘿嘿嘿嘿......劃算不?”
王安話音剛落,就聽劉桂蘭滿臉不可思議,卻又有點可惜的說道:
“一塊錢好幾麻袋糠?那這么便宜你咋不多買點呢?最少也得買他個100塊錢的啊。”
在王大柱他們這一代人的眼里,糠的價值雖然不如糧食的價值高,但這玩意兒卻也是能讓人活命的東西,并且他們這一代人,也是正兒八經吃過糠的。
當然,王安就是在那幾年困難時期出生的,所以王安能活下來并長這么大,也實屬算是命大之人了!
劉桂蘭說完,王大柱就接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