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璋道:“你這胡人,漢話說得倒還挺順暢,怎么,很早就想好歸順大唐了嗎?要我引薦一下嗎?”
裴羅亞爾笑道:“將軍誤會了,我先祖是大漢將軍李陵,黠戛斯上層都是黑眼睛黃皮膚的漢人后代,因此也不曾忘了漢話。”
袁玉璋道:“我聽說黠戛斯世代與大唐修好,為何現在要反叛?”
“不是反叛,只是受人之命,特地前來取將軍性命而已,今日一見,覺得將軍神采飛揚,是個英雄,何不降我?再也不受大唐奸佞之氣。”
“哈哈哈哈,姓裴的,你也真是癡心妄想,別說你打不下這座城,現在就是想回老家都成問題了。我唐軍已經將你部包圍,今日不降讓你有滅族之禍!”
裴羅亞爾聞言開始有些將信將疑,按理說唐軍出現在自己身后,卻是不在之前的商議里。繼續套話:“將軍有所不知,你們鄂王殿下與我有約,斷然不會襲擊與我。”
“鄂王早就被我打得半身不遂了,昨日我已經取得統兵之權,不信你可以派出信使試試,看他們給不給你讓路!”
裴羅亞爾轉頭安排下去,兩隊人馬快速向身后唐軍奔去。不多時,黨項騎兵砍了領隊的腦袋,讓士兵帶回。天德軍更是拒不見面。
得到消息的裴羅亞爾心中狂跳不止,握韁繩的手也開始不自主的抖了起來。強裝鎮定道:“袁將軍,我數萬騎兵,你們就是想攔恐怕也攔不住吧?”
袁玉璋哈哈大笑,頭盔都差點掉了下來,趕緊用手扶了:“據我所知,黨項、契丹、室韋、還有被你們趕走的回鶻可都等著瓜分你們,這仗你要是打敗了,下場可就慘了!”
裴羅亞爾只聽到渾身冒汗,兩條腿都開始發抖,滅族的大禍自己可是承擔不起,目前只有好好同他商量一番,借條道出來。
“袁將軍,我部不愿再造殺孽,你我不妨化干戈為玉帛,我寫下書信,您代為轉奏天子,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袁玉璋可不打算就這么輕易地放他們回去:“大汗,你也太小氣了,就這么讓我空著手回去,還不被人笑掉大牙。我大唐以前有個四品官出去當個大使,借了人家四千兵就把國家給滅了。這才勉強是個功勞。”
裴羅亞爾嘆了口氣,這番看來,不出點血是不行了:“將軍,我愿留下戰馬五百,牛羊一千,奴隸兩千如何?只請將軍能讓出一條路來。”
袁玉璋道:“一口價!黃金一萬斤,戰馬三千匹,牛羊一萬頭,奴隸兩萬。另外大汗向天子上表稱臣,服從征調。”
裴羅亞爾還掙扎著想繼續砍一刀,袁玉璋白了他一眼,勒馬回頭。被趕緊叫住。道:“袁將軍,好說好說,今日全部答應于你!”
袁玉璋笑了笑,派出兩名護衛手持沖鋒槍前去唐軍報信,兩軍之間讓出一條路來。放他們回去。
裴羅亞爾吩咐下去,當場有牧民將戰馬、牛羊送來。這游牧民族作戰經常是一人三馬,后面往往跟著牧民帶著牛羊放牧。因而大汗的承諾立刻就兌現了。
至于奴隸則是從各部落搶劫或者俘虜的各族子民。只送來了三千,余下的將在兩個月內送達。黃金更是容易,騎兵誰身上不是帶著金首飾,湊一湊也就有了。
袁玉璋派出十輛馬車裝載著機槍,在黠戛斯騎兵后方壓陣,萬一有異動,也好有所防范。
一天時間送出五十里地,眼見并無危險方才回到城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