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畋在會議上做了軍事報告,建議朝廷應派出一支勁旅蕩平沙陀族叛亂。
田令孜一心想著讓袁玉璋死在戰場上,不由分說就立刻舉薦袁玉璋。
袁玉璋心中暗罵:“媽的!這狗東西,那可是李克用啊,當年李國昌在平定龐勛起義時戰功赫赫,其子李克用十五歲便沖鋒陷陣于眾將之前,軍中視他為“飛虎子”,
后來與朱溫爭天下,赫赫威名,其子李存勖更是驍勇異常,建立了五代十國里的后唐。
現在讓我一上來就去打最猛的人,我才不干呢。
便推脫道:“陛下,臣在豐州得了病,那黠戛斯打仗喜歡把死掉的畜生到處亂扔,不小心喝了有毒的水,到現在總是拉稀不止。朝廷派出的大將不能一邊打仗一邊在馬背上拉屎吧?”
一番話把眾人逗得發笑起來。
僖宗自然還是傾向于袁玉璋,他帶回來的幾百私兵在郊外肆無忌憚地練兵,不是自己給他壓著,早就被人彈劾幾百遍了。
給鄭畋使了個眼色,鄭畋問道:“袁大人,您也是經過戰事的人,那豐州離蔚州也不遠,地理氣候也基本一致,您覺得誰可以擔此重任啊?”
袁玉璋笑道:“當然是鼎鼎大名的鄂王殿下啊,沒有他與黠戛斯暗通款曲,我可打不了那仗?”
李潤起身反駁道:“沒文化,那暗通款曲是這么用的嗎?袁大人還是得多讀書。”
袁玉璋道:“是是,鄂王熟讀兵書,自然是最佳人選。”
李潤向僖宗行禮道:“陛下,臣愿意去平定此亂,保我大唐江山。只是這軍費耗費巨大,不知戶部可曾有所準備?”
戶部侍郎盧攜面露難色,起身道:“今年又是大旱又是蠻族入侵,各地忙著剿滅賊軍,各地節度使的穩定稅收也屢屢被王仙芝黃巢賊軍斷絕,戶部已經難以為繼。”
李潤開始發難,道:“我記得天德軍上報黠戛斯大汗可是向袁大人支付了一大筆黃金和奴隸,這錢都哪兒去了?”
袁玉璋冷哼一聲,果然沒三分鐘這屁無好屁。
鄭畋開始替袁玉璋辯解:“答應的奴隸,因北方戰事頻繁,朝廷已多年不向那里供應兵員,因此也就平了帳。這點兵部與各節度使商量好了,陛下也做過批示。
那些牛羊經過變賣、補貼各地軍費留給戶部的也所剩無幾。
至于黃金,兵部收到多為將軍舉報,聲稱開拔費全被鄂王殿下帶走,幸虧袁大人緊急拿了黃金墊付,這才沒出大事,若是出了涇原兵變那種事,朝廷可就再難應對了!”
李潤氣急敗壞道:“到底是誰舉報本王的?你把名字給我報出來!陛下,臣回京只帶了三輛馬車,這您都是知道的,古往今來哪個王爺如此清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