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璋并無反應,就等著自己的反對派出來反對呢。沒想到下面寂靜一片,只聽得唐僖宗在上面夸自己道:“正合朕意,袁天師是得道高人,想必一個區區沙陀族定然不在話下,若是在最短的時間消滅掉,那還能為朝廷省下不少軍餉呢。”
袁玉璋起身行禮,直接回復了三個字“我不去!”
唐僖宗變了臉色,又開始盯著,仿佛這樣別人就會屈服于皇權。袁玉璋全當看不見,并不理會。田令孜怒道:“大膽,袁玉璋,這是皇命,你敢抗旨嗎?”
袁玉璋道:“北邊那幾個節度使都是何等人物,我這一個區區的散騎常侍,誰會把我放在眼里?到時候人家說一句,我說一句,下面人聽誰的?與其這樣還不如現在就把話說清楚,起碼也能保住我的小命不是?”
原來是要官啊,唐僖宗這才緩和了下來。道:“此次事關重大,此次升為門下侍中,任北方諸道行營都統,若能剿滅沙陀族叛亂,卿可做安西節度。,”
這番操作卻是嚇壞眾人,一個門下省的左散騎常侍,不過是個掌規諷過失的小官竟然跨過門下侍郎一躍成為大唐帝國的宰相,關鍵還給了行營都統的實際權力,當真是軍政大權一把抓了。
連鄭畋都覺得不可思議,規勸道:“陛下,袁玉璋尚未立下大功,升遷如此之快恐眾人不服啊!”
盧攜也起身抗議道:“陛下,現在又有錢又有糧,大軍一到,李國昌定然望風而降。這么簡單的差事,何至于封賞如此之厚。”
堂上一眾官員紛紛附議。
沒想到一向聽勸的唐僖宗,此刻卻是異常堅定。此次若能利用袁玉璋達到收服北方這些節度使的目的,那可就賺大了。再不濟起碼經過一場戰事,北方不交稅的規矩從此也就廢除了。袁玉璋并無根基,到頭來不還是要回長安,多加賞賜,加上長公主跟他交好,對皇權并無威脅。
袁玉璋此時并沒有覺得有什么榮幸,門下省,就是對皇帝政令發發牢騷的官,現在唐朝就那么巴掌大的底盤,哪里有節度使過癮。這個安西節度使確實惡心到家了,誰不知道安西早就被吐蕃所占領,現在又是回鶻人不停地搶地盤,空有個頭銜,并無什么卵用。
現在滿朝官員都群起反對,想來這官位肯定是有大大的好處的,那就不能客氣了。
袁玉璋道:“臣愿意擔當此任,為陛下平定沙陀之亂。”
不等他人反對,唐僖宗果斷拍板,定下此事。袁玉璋既然都成了門下省審核詔令的人,誰還敢多說半句。
一場會開到了天黑,眾多大臣饑腸轆轆,眼見皇帝散了朝,向袁玉璋道了聲賀喜,便匆匆散去。
鄭畋湊到袁玉璋跟前道:“袁大人厲害呀,陛下如此賞識,這位次一下都跑我前面了。”
袁玉璋謙虛道:“說笑了不是,我哪兒會當官啊,以后這政事不都還是跟你商量著來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