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是年靈州地動,生靈涂炭。圣人感召于天,擬于禁宮天壇頒下罪己詔以息天怒,詔書上云:“朕御極以來,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然是時也,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協……朕心惶恐,于此立言。”
朝廷因徐見山走無常一事竟是早一步得了靈州地動消息。圣人知曉后,首先便留了張了性于宮中助他開壇祭天,后又立時派人遠赴靈州賑災。自圣人駕臨齋宮后已匆匆過了兩日,這時日里不止大周朝廷上下,便是這齋宮中的隱仙道人個個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而這日張了性難得尋了個空,便召了宋淵與徐見山相會。
二人方入內,徐見山便先施禮道:“師父,弟子有一事相求。”
張了性見狀,擺了手讓二人落座,說道:“你說。”
“弟子此次進京前回了代州一趟……且入京之時帶同了一位世妹。”徐見山說著抬首看了張了性一眼方又道,“這位世妹也是靈州人士,弟子估摸著外頭尚未有靈州地動消息,是以……”
張了性聽至此,微微頷首道:“你想出宮,親自告知她這個消息,是不是?”
“是,求師父允準。”
然而張了性聞言,卻忽地嘆了口氣,“不必求我,我原來便打算放你們出宮。”
“師父?”
“因祭天之事,我同你們幾個師叔伯一時均脫不開身。眼下我有件要緊的事要你們去辦。”
宋徐二人不妨張了性有此一說,二人相看一眼面面相覷。
此時宋淵先反應過來,便說道:“師父請說。”
“你們興許已知曉圣人召我入京并非為著求道……”
宋徐驀地聽得此話,便知張了性接下來所說恐怕牽扯了朝中之事,遂各自緩緩地點了點頭,未有多言。
“圣人召我入京為的是隱仙教中經典《千金翼方》。”
宋淵聽罷,立時便想起伊王制紅丸,求長生一事,“難道……圣人也想求長生不死的仙丹?”
張了性聞言卻是搖了搖頭,“早些時候我已說過,圣人為了削藩之事一直與宋連城僵持不下。只宋連城坐擁五萬兵馬,伊州又是易守難攻之地,圣人唯恐戰事延長要把整個北地拖垮,是以一直按兵不發。然而年前有人向圣人獻計,說道我教中經典《千金翼方》上載有一硫磺伏火法。此藥雖有奇效,然而也十分危險。從前便有道人按此法制藥,卻落得鼎滅人亡的下場。”
“這丹藥也委實霸道了些。”徐見山如此說著,卻忽地啊了一聲道,“圣人莫非是想要把此丹藥用在行軍對陣之時?”
“嗯。”張了性皺著眉捏了頷下長須道:“雖說宋連城無道,然而他手底下五萬兵士終歸是我大周子民。倘真把《千金翼方》交出去,只怕……”
宋徐二人聽至此,自是明了張了性不欲朝廷以隱仙經典上的秘法做成殺戮之器,如此也難怪他入京以來便愁眉不展,似是未曾有半刻開懷。
“既如此,莫非師父要我們辦的事便跟那《千金翼方》有關?”
張了性聽罷,點了點頭,“宋連城早已在京中廣布線眼,因而也得知經書之事。如今趙都督身死,北地更是無人壓得住他。圣人見靈州驟然失勢,便以祭天之名留我于宮中。他如此作為,不過是想勸我早日把經書交出來。”
宋淵聽了這話,心中一急,忙道:“這經書若落在圣人手上倒還好,若是落入伊王手中……”
“若如此,恐怕北地又要有一番亂事。現下圣人已打定主意把我同你們幾個師叔伯留在宮中。只你們尚年少,且見山背后又有徐家庇護,我便想借詞讓你們回代州籌措脤災米糧……”
“實際自然是回密州閣皂山上,把經書護好了。”
張了性聽得,朝宋淵點了點頭,“正是。今日我會想法子送你們出宮。你們幾個出得宮門,趕緊離了西京趕回密州。”
徐見山聽罷圣人強留張了性在宮中,心中憂慮,不禁問道:“師父,我們幾個走了……那你同師叔伯們可會有危險?”
此時張了性卻輕輕扯了嘴角笑道:“我于圣人尚有用處,你們大可不必擔心。”
張了性如此說罷,又向二人細細說明了《千金翼方》藏在蓬萊觀中何處。待吩咐罷了,便道:“你們現下便去收拾收拾,等下我便會安排人來把你們送出皇宮。”
宋徐二人既得了令,也便起身告退。只要轉身離開之時,兩人腳下都頗為躊躇。
此番徐見山先按捺不住道:“師父千萬保重。”
張了性聞言一笑,說道:“我早年曾算過八字,彼時算命之人說道我的命數乃壽比彭祖。我不擔心,你們也不必擔心。”張了性語畢,又吁了口氣。“然而你們此行去密州卻怕是波折重重。見源,見山,你們也要千萬保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