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澤在世時,兩人以兄弟相稱,秦林兩家在生意場上合作互贏,兒女們也經常來往。想當初,林蕓年幼時,如同現在的小清兒,喜歡跟在秦二郎身后嬉戲打鬧,追著他不停的叫“二郎哥哥”。
一晃五年過去,秦家大房失了勢淪為普通家庭,而林家強勢崛起取而代之。
兩家無論是實力和地位的差距越來越大。
一旁的林夫人見秦李氏意有所指的一句話,令自家相公尷尬得下不來臺,心里頓時生出一絲不快。
“嫂夫人勿怪,林氏現今家大業大,夫君長年在外奔波極少歸家,妾身作為主母應該上門拜訪的。”林夫人輕飄飄的一句話將責任攬了過去。
“萬通兄弟,嫂子剛才沒有別的意思,你也別放在心上,以后秦林兩家要多多走動才好!”
秦李氏知道現在糾著林萬通的陳年過錯不放,于兩家關系的修復沒有半點幫助,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盡快把二郎跟林蕓的婚期定下來,不然遲則生變!
“秦大嫂說得對!兩家是該多走動走動,不然太生分了!”
林老爺何等精明的一個人,懂得借坡下驢,一臉陪笑道。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十多年過去了。”
“想當初我與鄧妹妹先后懷了身孕,兩家老爺一高興指腹為婚,約定兩家生得一兒一女則結為夫妻。。”
足足有一盞茶的功夫,秦李氏悠悠的說著往事,直到聲音漸漸停頓了下來,看神情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
她的話更像是一種刻意的提醒,在林氏夫妻聽來格外的刺耳,如同一根刺橫亙在心中。
指腹為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代表著一種承諾!一方毀約則如同失信于人,商人最看重名聲。若一個家族信譽受損,言而無信,那以后在商場會寸步難行,沒人愿意與之做生意的。林老爺正因為有這樣的顧忌,知道現在的秦家不是女兒的良配,存了退婚的心思也一直不敢流露出來。
“秦大嫂,秦林兩家指腹為婚的約定。。”
秦李氏已經把事情挑明,林老爺縱有千般不愿,也不能做那失信之人,只得硬著頭皮先答應下來。可他的話剛說到一半就被一旁的林夫人起身打斷了。
“二郎與蕓娘的親事是兩家老爺定下的,妾身本不該有異議。。”
“身為母親,不得不替女兒的未來著想。蕓娘在林家從小嬌生慣養,吃不得苦。。。”
林夫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得聲淚俱下,像極了一個關心女兒將來是否幸福的好母親。
在她看來,說得自家女兒越優秀,不學無術的秦家二郎就越配不上她。與其讓兩個不屬于同一世界的男女強行結合,不如放手各自安好。她處心積慮的說這么多,相信秦李氏聽后這點自知之明應該會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