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市場調研,周勝和方勇列出了幾個比較合適的供應商名單。
方勇看著名單說:“周勝,這幾個供應商看起來都不錯,我們要怎么選擇呢?”
周勝思考了一下說:“我們可以先聯系他們,了解一下他們的生產能力、質量控制體系,然后再讓他們提供一些樣品,我們拿給技術部門檢測。”
在聯系供應商的過程中,周勝和方勇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情況。
其中一個供應商說:“我們的零部件質量絕對沒問題,但是價格可能會比其他家高一些,因為我們的工藝先進。”
周勝回答:“價格高不是問題,關鍵是質量要符合我們的要求。如果你們的樣品能通過我們技術部門的檢測,價格方面我們可以再商量。”
另一個供應商則表示可以在價格上優惠,但周勝發現他們的生產規模可能無法滿足廠里的需求。
“你們的生產規模如果不能保證按時供貨,那對我們來說風險太大了。我們需要的是穩定的供應。”周勝對那個供應商說。
而李明那邊,他聯系的供應商雖然報價較低,但在提供樣品后,技術部門檢測發現質量并不達標。
李明有些著急了,他回到采購科抱怨道:“這些供應商,都說自己的產品好,結果一檢測都不行。”
周勝安慰道:“李哥,這種情況很正常。我們不能只看價格,質量才是關鍵。我們這邊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我們正在逐步解決。”
方勇也說:“是啊,李哥,我們可以互相分享一下信息,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辦法。”
李明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自己的供應商資料拿了出來:“那好吧,我們看看能不能從這些供應商里找到合適的。”
經過大家一起分析,他們發現有一個供應商的價格和質量都比較平衡,但生產能力略有不足。
周勝提出:“我們可以和這個供應商協商,看看他們能不能擴大生產或者調整生產計劃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在價格上適當提高一些,以彌補他們擴大生產的成本。”
李明雖然不太愿意提高價格,但也知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好吧,那我們再和他們談談。”
在和這個供應商的再次談判中,周勝詳細地說明了廠里的需求和長期合作的可能性。
周勝說:“老板,我們廠這次的采購量比較大,但如果你們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以后還有很多合作機會。而且,我們可以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幫助你們擴大生產。”
供應商老板考慮了一下:“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機會,但擴大生產需要一些時間和投入,你們得給我們一些保證。”
李明在一旁說:“我們可以先簽訂一個意向合同,如果你能按時按質供貨,我們就按約定的價格和數量采購。如果你們做不到,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供應商老板點頭道:“那行,我們會努力調整生產計劃,保證滿足你們的需求。”
在等待供應商準備樣品和調整生產計劃的過程中,廠里的生產因為設備零部件的問題出現了一些小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