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說:“我們可以讓他們根據我們的需求量給出報價,同時詢問他們的最小訂單量和最大供貨能力,看看是否能滿足我們廠的生產規模。”
方勇說:“對,還要了解他們的運輸方式和交貨地點,這對交貨期和成本都有影響。”
他們與這兩家新供應商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周勝對其中一家新供應商說:“我們對你們的樣品質量很滿意,現在我們想了解一下你們的價格體系。我們廠的需求量比較大,希望你們能給出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
新供應商回答:“我們的價格是根據市場行情和成本來制定的,對于你們這樣的大客戶,我們肯定會給予一定的優惠。我們每噸原材料的價格比市場平均價低5%左右,而且根據你們的采購量,還可以再商量進一步的折扣。”
李明問:“那你們的交貨期是多久呢?我們廠的生產計劃安排得很緊湊,需要原材料及時供應。”
新供應商說:“我們有完善的生產計劃和物流配送系統,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在接到訂單后的一周內交貨。如果有特殊緊急情況,我們也可以協調優先為你們供貨。”
方勇問:“那你們的售后服務呢?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或者其他問題,你們怎么處理?”
新供應商回答:“我們有專業的售后服務團隊,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派人到現場處理。如果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會負責換貨或者賠償損失。而且我們會定期回訪客戶,收集反饋,不斷改進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周勝、李明和方勇又與另一家新供應商進行了類似的溝通,這家新供應商也給出了很有吸引力的條件。
周勝說:“這兩家新供應商都很不錯,我們需要綜合比較一下。除了價格、交貨期和售后服務,我們還要考慮他們的長期合作潛力和信譽。”
李明說:“我們可以向他們的其他客戶打聽一下,看看他們在長期合作中的表現。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原供應商那邊的情況,看看他們有沒有改進。”
方勇說:“對,我們要全面評估,做出最有利于廠里的決定。”
他們一方面向新供應商的其他客戶了解情況,一方面繼續關注原供應商的改進進度。原供應商反饋他們正在努力調整價格和解決運輸問題,預計在兩周內可以恢復正常的交貨期和合理的價格。
周勝對李明和方勇說:“原供應商如果能按他們說的改進,也還是一個選擇。但新供應商的條件很誘人,我們得好好權衡一下。”
李明說:“我們可以把原供應商和新供應商的情況列個對比表,從各個方面詳細分析一下,這樣更直觀。”
方勇說:“好,我們可以從價格、質量、交貨期、售后服務、長期合作潛力和信譽這幾個方面來對比。”
他們制作了對比表,經過仔細分析后發現,其中一家新供應商在綜合條件上略勝一籌。
周勝說:“從對比來看,這家新供應商在價格上有優勢,質量好,交貨期短,售后服務也很完善。而且他們的長期合作潛力很大,信譽也不錯。我們可以考慮和他們合作,但我們也不能把原供應商一下子就放棄了,畢竟我們有長期的合作關系。”
李明說:“我們可以逐步增加新供應商的采購量,同時給原供應商一個機會,讓他們繼續改進。如果新供應商合作得好,我們再進一步調整采購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