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部門則擔心資金壓力:“這么大規模的智能化改造,資金投入巨大,我們廠的財務狀況是否能承受?”
周勝說:“我們可以分階段實施,優先選擇一些關鍵設備和環節進行改造。同時,積極尋找外部投資和政府補貼,緩解資金壓力。”
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最終確定了智能制造轉型方案。周勝和團隊成員們又投入到緊張的方案實施工作中。
他們與設備供應商、科技公司緊密合作,確保設備升級改造順利進行。同時,組織員工參加各種智能制造培訓課程,提高員工的數字化素養和技能水平。
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技術難題。例如,新安裝的智能傳感器與原有設備的兼容性問題,導致數據采集不準確。
周勝帶領技術人員日夜攻關,查閱大量資料,與供應商技術人員遠程協作,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
隨著智能制造轉型工作的逐步推進,廠里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精準調度,減少了物料浪費和生產周期。
客戶對產品的交付及時性和質量穩定性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訂單量持續增長。
周勝并沒有滿足于此,他又開始思考如何將智能制造與企業的綠色發展相結合。
他找到環保部門的負責人趙工,說:“趙工,現在我們廠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了一些進展,但我覺得還可以進一步與綠色發展融合。您有什么想法嗎?”
趙工說:“周勝,你這個想法很好。比如在能源管理方面,可以利用智能系統實現能源的精準監測和優化利用,降低能耗。在廢棄物處理上,通過智能化設備提高回收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
周勝根據趙工的建議,又對智能制造方案進行了優化和補充。
在一次行業評比中,周勝所在的廠憑借出色的智能制造和綠色發展成果,榮獲了“先進制造企業”稱號。
李主任在表彰大會上說:“這次獲獎,是對我們廠全體員工努力的肯定,尤其是周勝,他的前瞻性思維和不懈努力,為廠的轉型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周勝謙遜地說:“李主任,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保持創新和進取的精神,我們廠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然而,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周勝意識到企業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
他與劉嵐商量道:“嵐姐,我們廠現在發展得不錯,但我覺得我們應該為當地社區做更多的貢獻,比如開展一些公益活動,提供就業機會給困難群體等。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