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勝成為廠長助理,他在廠里的事務愈發繁忙,但他對四合院的關心絲毫未減。這天,周勝剛從廠里回來,就看到四合院的眾人聚在文化活動中心討論著什么。
周勝走過去,笑著問:“大家在聊啥呢,這么熱鬧?”
何雨柱看到周勝,說道:“周勝,你可算回來了。咱們這文化體驗活動雖然挺受歡迎,但最近也遇到些問題。這游客越來越多,咱們準備的手工藝品和小吃有時候都供不應求了。”
一個年輕人也附和道:“是啊,周勝哥。而且一直就咱們這幾個人忙活,時間一長,有點應付不過來。”
周勝思索片刻,說:“這確實是個問題。咱們得想辦法擴大規模,增加人手。要不這樣,咱們發動四合院更多的人參與到手工藝品制作和小吃制作中來。像李奶奶,您雖然年紀大了,但可以教教大家做一些傳統的手工針線活,說不定游客也喜歡呢。”
李奶奶笑著點頭:“行啊,周勝。奶奶別的不會,這針線活還是拿手的。”
易中海也說:“周勝這主意好。咱們四合院人多力量大,都參與進來,肯定能把這事兒做得更好。而且大家一起動手,也能增進感情。”
何雨柱撓撓頭,說:“可咱們手工藝品的材料和小吃的食材采購也是個事兒啊,得保證質量,還得控制成本。”
周勝自信地笑了笑:“雨柱哥,這事兒我來想辦法。我在廠里負責采購,認識不少供應商。我去跟他們談談,看看能不能以優惠的價格給咱們提供材料和食材。”
這時,小虎說道:“周勝哥,還有宣傳方面,咱們也得加強。雖然現在靠游客口口相傳有點效果,但要是能有更廣泛的宣傳,說不定能吸引更多人來。”
周勝點頭贊同:“小虎說得對。咱們可以聯系一些本地的媒體,或者在一些旅游網站上做推廣。不過這宣傳文案得好好琢磨琢磨,突出咱們四合院的特色。”
一個姑娘笑著說:“周勝哥,我覺得可以強調咱們的技能培訓,這在別的地方可不多見,讓游客既能參觀,又能學習,肯定有吸引力。”
周勝笑著回應:“這個點子不錯。咱們就圍繞傳統手藝傳承和文化體驗來寫宣傳文案。大家再想想,還有什么特色可以加進去。”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又提出了不少想法。最后,周勝總結道:“行,大家說的都很好。咱們就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負責擴大手工藝品和小吃的制作隊伍,一部分人準備宣傳資料,我去搞定材料和食材采購的事兒。相信咱們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接下來的日子,四合院的人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周勝也沒閑著,他利用在廠里的人脈,和幾家供應商談好了合作,以較為優惠的價格拿到了高質量的材料和食材。
在宣傳方面,四合院的年輕人聯系了本地的報社和一些旅游網站,精心撰寫的宣傳文案引起了不少關注。很快,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了更多游客,甚至有一些外地的旅行團也開始聯系四合院,希望能安排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一天,一個旅行團帶著幾十名游客來到四合院。游客們一進院子,就被濃郁的老北京氛圍所吸引。他們觀看了木工、電工培訓課,還跟著李奶奶學做手工針線活,品嘗了各種特色小吃。
旅行團的導游對周勝說:“周先生,你們這四合院真的太有特色了。游客們都很喜歡,以后我們肯定會經常帶團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