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感激地說:“王科長,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會全力以赴,爭取讓這次合作順利達成,為廠里帶來新的發展。”
回到宿舍,老張看到周勝,笑著迎了上來:“周勝,你可算回來了。這次出國考察咋樣?肯定收獲滿滿吧。”
周勝笑著把考察的情況跟老張說了一遍,老張聽后,豎起大拇指:“厲害啊,周勝,你這一趟沒白去。這下廠里肯定更重視你了。”
周勝說道:“老張,這也多虧了你和嵐姐一直以來的支持。對了,我不在這幾天,廠里沒啥事吧?”
老張笑著說:“能有啥事兒,一切都正常。嵐姐也經常問你啥時候回來呢。”
正說著,劉嵐也來到了宿舍。她看到周勝,眼睛一亮:“周勝,你回來啦!快給我講講國外的事兒,是不是特別不一樣?”
周勝笑著把在國外的見聞簡單跟劉嵐講了講,劉嵐聽得津津有味,羨慕地說:“周勝,你可真厲害,能去國外考察。以后要是還有這樣的機會,說不定我也能去見識見識。”
周勝說道:“嵐姐,只要你努力工作,肯定也有機會的。對了,我給你和老張帶了點國外的小特產。”說著,周勝從包里拿出給他們準備的禮物。
劉嵐高興地接過禮物,“哇,謝謝周勝,你還想著我們呢。”
老張也笑著接過,“周勝,你這太客氣了。不過話說回來,這次考察完,廠里接下來有啥打算啊?”
周勝說道:“廠里打算成立項目組,研究和國外企業的合作事宜,還要借鑒他們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接下來有得忙了。”
劉嵐興奮地說:“那太好了,要是能和國外企業合作,咱們廠肯定能發展得更好。周勝,你在項目組肯定是主力,到時候可得多帶帶我們。”
周勝點頭道:“嵐姐,放心吧,有什么問題咱們一起商量,一起把項目做好。”
接下來的日子里,周勝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國外企業合作項目的籌備工作中。項目組的成員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合作方案,研究如何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及如何調整廠里的管理模式以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在一次項目組討論會上,負責技術的小李提出了一個問題:“周勝,國外企業的生產技術雖然先進,但我們引進后,可能會面臨技術人才不足的問題,這該怎么解決呢?”
周勝思考了一會兒說:“小李,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關鍵。我覺得我們可以采取兩個辦法。一方面,我們可以邀請國外企業的技術專家來廠里進行培訓,對我們現有的技術人員進行系統的技術指導。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和相關高校合作,定向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負責管理的小王也發言道:“周勝,在管理模式借鑒方面,我覺得不能完全照搬國外企業的那一套,得結合我們廠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他們的創新獎勵制度,我們可以根據廠里的經濟狀況和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行優化。”
周勝點頭表示贊同:“小王說得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借鑒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與我們廠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這些經驗的作用。”
經過項目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合作方案和技術引進計劃逐漸成形。周勝帶著這些方案再次向廠里領導進行匯報。
李主任聽完匯報后,滿意地說:“周勝,你們項目組的工作做得很扎實。這些方案具有很強的可行性。接下來,就按照這個方向推進與國外企業的合作。有什么問題及時匯報,廠里會全力支持你們。”
隨著合作項目的逐步推進,周勝越發忙碌起來。他不僅要與國外企業保持密切溝通,還要協調廠里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但他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每一個細節都親自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