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思索了一下說:“確實是個問題,但圍墻也不能不修。咱們先找泥瓦匠問問價格,要是超出預算太多,我再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找社區申請點補助。”
趙剛說:“行,那就先這么辦。周勝你趕緊聯系泥瓦匠吧,這事兒也不能拖。”
周勝點點頭,立刻開始聯系認識的泥瓦匠。沒過多久,泥瓦匠就來到了四合院。他仔細查看了圍墻損壞的情況后,表示修復這圍墻大概需要一千五百塊左右。
周勝把價格告訴大家后,眾人都陷入了沉默。這筆費用雖然不算特別高,但對于原本就有些緊張的資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負擔。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張奶奶突然說:“孩子們,要不咱們發動一下四合院的居民,大家湊湊錢吧。這四合院是咱們共同的家,修圍墻也是為了大家好。”
趙父眼睛一亮:“張奶奶說得對!咱們四合院一直都是齊心協力的,這點困難難不倒咱們。”
趙強也點頭:“行,那就按張奶奶說的辦。我這就去挨家挨戶通知,看看大家愿意出多少。”
于是,趙強和趙剛開始在四合院里挨家挨戶地說明情況。居民們聽說要修圍墻,都非常支持,紛紛慷慨解囊。有的拿出一百,有的拿出兩百,就連平時生活節儉的王大爺,也從自己的積蓄里拿出了五十塊,說道:“這四合院就是我的家,圍墻壞了,我也得出份力。”
不到半天時間,大家就湊齊了修圍墻所需的費用。周勝看著手中的錢,心中滿是感動:“大家這么齊心協力,還有什么困難是咱們解決不了的呢?”
泥瓦匠很快就開始動工。他熟練地調配著水泥,一塊塊地砌著磚頭。趙強和趙剛兄弟倆也沒閑著,在一旁幫忙遞工具、運材料。孩子們好奇地圍在旁邊,看著泥瓦匠的一舉一動,眼中滿是新奇。
在泥瓦匠專心修圍墻的同時,劉梅也在和她做廣告設計的朋友緊鑼密鼓地商量牌子制作的細節。朋友根據大家提供的四合院故事,精心挑選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巧妙地融入到牌子的設計中。為了讓文字與圖案搭配得更加完美,他們反復修改,甚至連字體的大小、顏色都斟酌了許久。
王麗聯系的剪紙老師,也就是她同事的媽媽李阿姨,提前來到四合院熟悉環境。她看到老槐樹被精心加固,周圍的布置充滿了傳統韻味,不禁贊嘆道:“這院子真有老北京的味道,在這兒教孩子們剪紙,氛圍再好不過了。”王麗陪著李阿姨四處轉了轉,詳細介紹了四合院接下來的規劃,兩人還一起討論了剪紙課程的安排。
周勝聯系的捏面人老師傅陳師傅,也傳來了好消息。陳師傅不僅答應帶著自己多年來的得意作品來展示,還表示會毫無保留地把捏面人的技巧傳授給孩子們。他說:“現在愿意學這些傳統手藝的孩子越來越少了,能在這么有底蘊的四合院里教孩子們,是我的榮幸。”
然而,就在圍墻即將修好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四合院所在街道通知,近期會有一次衛生大檢查,要求各戶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確保不留死角。這讓大家剛剛放松的神經又緊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