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久能源裝置會徹底癱瘓?”周勝焦急地問道。
工程師滿頭大汗地回答:“最多還有十二個小時,如果不能盡快清除病毒,能量護盾就會失效。”
時間緊迫,周勝迅速召集了基地里所有精通計算機技術的人員,組成了一個緊急修復小組。他們圍在能源裝置前,緊張地編寫著反病毒程序,試圖與時間賽跑,在護盾失效前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陳教授通過對病毒程序的初步分析,發現它的代碼結構極為復雜,而且似乎帶有某種自毀機制。一旦有人試圖強行刪除病毒,就可能引發能源裝置的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修復小組的成員們在編寫反病毒程序的過程中,不斷遇到各種棘手的難題。病毒程序仿佛擁有自我學習能力,每當他們找到一種破解方法,病毒就會迅速改變自身的代碼結構,繼續對能源裝置進行破壞。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焦慮。如果不能及時修復能源裝置,當暗影組織來襲時,基地將毫無防御之力,神器也將再次落入敵人之手。
就在眾人感到絕望之時,一名年輕的技術人員突然靈機一動。他發現病毒雖然在不斷變化,但始終圍繞著幾個核心算法運行。他大膽地提出,是否可以繞過病毒的攻擊路徑,直接對能源裝置的核心運行系統進行重新編程,從而避開病毒的干擾。
這個想法雖然冒險,但在當前的情況下,無疑是唯一的希望。周勝思考片刻后,果斷決定采納這個方案。修復小組的成員們立刻行動起來,他們小心翼翼地對能源裝置的核心系統進行重新編程。
每一行代碼的輸入都承載著眾人的希望,每一次程序的運行測試都讓人心跳加速。終于,在距離能源裝置徹底癱瘓只剩下不到一個小時的時候,重新編程后的系統成功啟動,并且順利地繞過了病毒的干擾,能源裝置恢復了正常運行。
周勝和在場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但他們知道,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面。隨著能量護盾重新恢復正常,基地的防御力量再次得到了保障。然而,暗影組織隨時都可能發動攻擊,他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最后的準備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