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自信地說:“難度不算太大,我們團隊有這方面的經驗。不過需要一些時間來設計游戲內容和畫面,確保游戲既有趣又能準確傳達四合院文化知識。”
周勝點頭:“行,那就辛苦你和團隊了。對了,關于和文化機構合作舉辦活動的事兒,你有沒有什么想法?”
陳宇說:“我覺得可以和一些民間藝術團體合作,舉辦一些傳統戲曲表演、雜技表演之類的活動。這些表演能吸引更多游客,也能讓他們更全面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周勝說:“這個提議好。我們可以和他們商量一個長期的合作計劃,定期在園區舉辦表演。這樣能讓游客每次來都有新的體驗。”
陳宇又說:“還有,和文化機構合作舉辦藝術展覽的時候,除了展示作品,還可以安排藝術家和游客互動,比如現場創作、講解創作思路之類的,增強游客的參與感。”
周勝笑著說:“小陳,你考慮得越來越周全了。就按你說的辦,盡快聯系相關的文化機構,推進這些合作項目。”
與此同時,在貧困地區,周勝兒子和醫療援助項目的專家們正在交流。
周勝兒子說:“各位專家,經過這段時間的培訓,當地醫護人員的進步大家也都看到了。接下來的回訪和指導工作,還得辛苦大家。”
一位專家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看到他們能掌握這些醫療技能,我們也很有成就感。關于回訪,我們打算豐富一下形式,除了再次講解和實踐指導,還可以組織病例討論,讓大家一起分析病情,提高臨床思維能力。”
周勝兒子點頭:“這個方法好。通過病例討論能讓醫護人員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對了,之前有醫生反映有些設備功能還不太熟悉,專家們回訪的時候能不能著重講解一下?”
另一位專家說:“沒問題,我們會針對設備使用進行詳細的再培訓,確保他們熟練掌握每一個功能。另外,我們也可以建立一個線上交流群,方便平時溝通交流,及時解答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周勝兒子感激地說:“太感謝各位專家了。有了你們的專業支持,貧困地區的醫療水平肯定能不斷提升。”
專家們紛紛表示會全力支持醫療援助項目的后續工作。
在四合院,女兒正和一位藝術名家溝通“藝術夢想助力計劃”。
女兒說:“劉老師,我們希望能邀請您參與‘藝術夢想助力計劃’,對貧困地區有藝術天賦的孩子進行指導。”
劉老師欣然答應:“我很愿意參與這樣有意義的公益活動。這些孩子很有潛力,我也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他們實現藝術夢想。”
女兒高興地說:“那真是太好了,劉老師。孩子們要是知道能得到您這樣的名家指導,肯定會特別興奮。您看您打算怎么開展指導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