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說:“那就好,希望通過這次美食節,能讓更多人了解咱們的四合院文化,也能提升園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了,活動當天,咱們要不要安排一些工作人員,引導游客下載app和了解文創產品呀?”
棒梗眼睛一亮:“這主意好啊!可以安排一些工作人員在現場,向游客介紹app的功能,比如虛擬實景體驗、文化知識講解這些,再推薦一下咱們的文創產品。”
陳宇點頭:“行,這事兒棒梗哥你安排一下,選幾個溝通能力強的工作人員,提前給他們培訓培訓,讓他們熟悉app的各項功能和文創產品的特點。”
棒梗說:“沒問題,我這就去辦。我覺得還可以準備一些小禮品,比如app定制的徽章或者文創產品的小樣,送給下載app或者購買文創產品的游客,這樣能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女兒笑著說:“棒梗叔這個想法真不錯,小禮品雖小,但能增加游客的參與感和好感度。陳哥,你覺得呢?”
陳宇說:“可以啊,這是個很好的推廣手段。棒梗哥,小禮品的事兒你也一并安排了吧。對了,活動當天可能會有一些媒體來采訪,宣傳團隊那邊得做好接待和引導工作,確保采訪順利進行。”
棒梗說:“行,我跟小張說一聲,讓他們提前準備好媒體接待的流程和相關資料。對了,說到媒體,咱們要不要提前準備一些宣傳稿件,提供給媒體,讓他們能更好地報道咱們的美食節?”
陳宇思考了一下說:“這倒是個好主意。女兒,你安排文化研究人員和宣傳團隊一起,整理一些關于美食節的亮點、四合院文化知識以及園區發展歷程的資料,寫成宣傳稿件,到時候提供給媒體。”
女兒說:“好的,陳哥,我這就去安排。爭取在美食節之前把稿件準備好,讓媒體能全面、準確地報道咱們的活動。”
就這樣,大家又針對美食節的各項準備工作,事無巨細地討論了一番,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順利進行。接下來的幾天,眾人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棒梗每天都守在園區工作人員練習美食制作的場地,時不時給他們提提意見,和他們一起探討如何能讓美食的味道更地道。“小李,你這炸醬面的醬,炸的時候火候還得再注意注意,稍微再小點,別炸糊了,不然味道就不對了。”棒梗對著正在做炸醬面的年輕工作人員說道。
小李連忙點頭:“好嘞,棒梗哥,我再試試。我覺得這幾天練下來,手藝確實進步了不少,就是心里還是有點緊張。”
棒梗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緊張,你這手藝已經很不錯了。到時候就把現場當成自己家廚房,放輕松做就行。而且旁邊還有其他師傅呢,大家互相照應著。”
另一邊,年紀稍長的那位工作人員正在做豆汁兒和焦圈,棒梗走過去問道:“老趙,你這豆汁兒和焦圈做得咋樣了?”
老趙自信地說:“棒梗哥,放心吧,我覺得味道已經很正宗了。這幾天我還專門請教了幾位老北京的行家,他們都說味道地道。”
棒梗聞了聞,點了點頭:“嗯,聞著就有那味兒了。不過還是得注意衛生,從原材料處理到制作過程,都得嚴格按照衛生標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