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三大爺得意地笑了,“想知道啊?得用我的獨家配方——淘米水發酵的肥,純天然,不燒根。”
“那您可得教教我們,”秦淮茹笑著說,“我家那盆茉莉總掉葉子,正愁沒轍呢。”
“教!免費教!”三大爺大手一揮,“以后每周三下午,我在科普角開個養花課,誰來都行!”
傻柱從廚房探出頭:“那我來烤點鮮花餅當課間餐!就用三大爺的月季花瓣!”
“可別!”三大爺趕緊護住花,“我的花是看的,不是吃的!要用花做餅,去摘許大茂那向日葵!”
許大茂正好進門,聽見這話嚷嚷道:“憑啥摘我的向日葵?我那是留著結瓜子的!”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四合院里飄啊飄,飄到了科普角,飄到了機器人的金屬外殼上,飄到了每一朵盛開的月季花瓣上。
周陽看著這一切,忽然覺得,這日子啊,就像三大爺的月季,只要用心伺候著,總會開出熱熱鬧鬧的花來。至于科普角的二期工程,至于德國來的工程師,至于廠里那些永遠也忙不完的訂單,都慢慢來,反正這四合院的故事,還長得很呢。
中午,傻柱的鮮花餅沒做成,改成了南瓜餅。秦淮茹熬了一鍋綠豆湯,大家坐在科普角的陰涼地里,一邊吃餅一邊聊天。三大爺講他年輕時養花的糗事,說有次把仙人掌當成多肉,澆了半盆水,結果爛根了;二大爺說他的玉鳥,孵出了三只小鳥,等長大了送一只給槐花;許大茂則在旁邊擺弄他的新手環,說要開發個能記錄養花數據的功能,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施肥,一查就知道。
槐花戴著新手環,在月季花叢中跑來跑去,手環上的步數一路飆升。周陽看著她的背影,又看了看身邊這些說說笑笑的老街坊,忽然想起小時候媽媽常說的一句話:“日子就像和面,得慢慢揉,才會筋道。”
現在他信了。你看這四合院,揉進了機器人的金屬光澤,揉進了月季的花香,揉進了孩子們的笑聲,揉進了老街坊們的家長里短,可不就成了一盆筋道的好面?將來不管是蒸包子還是烙餅,肯定都香噴噴的。
下午,周陽回了工廠,剛進辦公室,周子軒就拿著一份報表進來了:“爸,非洲那邊的訂單又加了500套智能花盆,說是要用到他們的社區花園里。”
“好啊,”周陽接過報表,簽上字,“讓他們派技術員來學,咱們管吃管住,就像招待德國工程師一樣。”
周子軒愣了一下:“爸,這成本可不低啊。”
“成本?”周陽笑了,“你去科普角看看就知道,有些東西,比成本值錢多了。”
周子軒還是沒太明白,但他知道爸爸說的肯定有道理。他拿著報表出去時,聽見周陽正在打電話,語氣是他從沒聽過的輕快:“三大爺,您那養花課可得留個名額給我,我也想學學怎么把月季養得那么好……”
電話那頭,三大爺的大嗓門傳了過來:“沒問題!保證教你把月季養得比我的還艷!”
周子軒笑著搖搖頭,心想,爸爸最近好像變了,以前總說他滿腦子都是訂單和技術,現在倒關心起養花來了。不過這樣挺好,至少爸爸笑的時候,比廠里最亮的燈泡還晃眼。
而四合院這邊,槐花正蹲在月季花叢旁,給每一朵花系上小小的紅絲帶。陽光透過花瓣照在她臉上,像撒了一層金粉。三大爺在旁邊看著,嘴里念叨著:“輕點系,別把花瓣弄掉了……”二大爺的玉鳥唱得正歡,傻柱的南瓜餅香味飄滿了整個院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