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究實用,”三大爺湊過來,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道,“養花是為了高興,不是為了擺闊。”
漢斯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您說得對,技術應該服務生活,不是讓生活變得更復雜。”
槐花跑過來,舉著她的智能手環:“外國叔叔,你看這個,能記我跑了多少步!”
漢斯接過手環,饒有興致地看了看:“很精致,功能也實用。你們的孩子從小就能接觸這些智能設備,太幸福了。”
“等會兒還有機器人表演,”周陽說,“漢斯先生要是感興趣,一起看看?”
“當然,”漢斯點頭,“我對你們的服務型機器人很感興趣,想看看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工作的。”
下午三點,機器人表演準時開始。三個銀色的機器人隨著音樂跳著舞,漢斯拿著平板電腦錄個不停,嘴里不停念叨:“關節角度控制得真好,步態也很穩定,比我們實驗室的樣機靈活多了。”
表演結束后,漢斯拉住王博士:“王博士,你們的機器人用了什么算法?步態規劃太出色了。”
王博士笑著說:“是我們自己研發的動態平衡算法,結合了人體運動數據,特別適合在復雜地面行走,比如這種石板路。”
漢斯眼睛更亮了:“我們想引進這個算法,不知道貴廠有沒有合作意向?”
“可以談,”周陽點頭,“但我們有個條件,得把算法應用到助老機器人上,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不能只用于商業用途。”
漢斯立刻答應:“沒問題!我們公司也在做助老項目,正好需要這樣的技術。”
三大爺在旁邊聽得云里霧里,拉著傻柱問:“他們說的算法是啥?能當肥料用不?”
傻柱:“您老別操心了,那是高科技,比您的淘米水肥厲害多了。”
傍晚,漢斯臨走時,特意買了個智能手環和一盆智能花盆:“我要帶回去給我的母親,她最喜歡養花,有了這個花盆,就不用擔心她忘了澆水了。”
許大茂樂滋滋地收了錢:“漢斯先生,您要是需要批量采購,找我就行,給您批發價。”
周陽笑著搖搖頭:“這小子,做生意的腦子倒是靈光。”
送走漢斯,院里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三大爺在給月季施肥,嘴里念叨著“多吃點,明天開得更艷”;二大爺在逗鳥,時不時跟鳥說兩句話;傻柱和秦淮茹在收拾養花課的攤子,傻柱還不忘偷吃一塊餅干;槐花則在科普角的空地上練習跳繩,智能手環上的步數已經超過了兩千。
周陽坐在葡萄架下,看著這一切,覺得心里格外踏實。他想起漢斯說的話,技術應該服務生活,可不是嘛,你看這院里的智能花盆,讓不會養花的人也能養出好花;智能手環,讓老人能隨時監測自己的身體;機器人表演,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這些技術,不都是為了讓日子過得更舒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