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城市來說,這個時期根本就沒有考慮保障性住房,等未來房價高到一定的程度,才開始考慮,而且前期只是走一個形式。
可梁江濤深知后世房價高企的問題,所以一開始就謀劃保障房,根據需要建設,保障房供地基本占據了土地供應的百分之三十。
梁江濤規定,凡是購買商品房用地的開發商,都必須購買一定比例的保障房用地。
而且要求,保障房專門面向低收入家庭和困難群體,不是用來賺錢的。
梁江濤專門讓熊魯寧進軍保障房市場,打個樣。
熊魯寧開發的保障房,可以堪稱樣板了。
不過這樣一來,政府賣地收入大受影響。
但梁江濤毫不在意,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一方面,西州財政根本不缺錢,根本不需要靠賣地收入。
另一方面,土地財政的危害是很深遠的,等于寅吃卯糧,是要堅決杜絕的。
保障房的建設質量要求很高,由建設局全程監督,甚至比商品房還高。
一開始,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很不適應,甚至說怪話,說,保障房是給窮人住的,差不多就行了,搞那么好干什么?那不是燒包嗎?
住建局的領導說,行了,這個是梁市長親自指示的,必須要不遺余力落實,要是出了問題,我可保不了你。
開發商說,殺頭的買賣有人干,賠本的生意沒人做。老哥你們要是這樣的話,那大不了以后我們不來了,去其他地市賺錢不好嗎。
住建局的領導說,我們這里來去自由,但你可得想清楚了,西州的經濟發展速度是其他地市不能比擬的,假以時日,你不要后悔才好。只要在這里干一天,那就得干好。
開發商一看軟硬不吃,而且監管極嚴,簡直吹毛求疵,但正如住建局的領導說的,他們還真舍不得西州這塊市場。
而且,西州的官員比其他地方清廉很多,如果把這一塊成本算進去,其實西州的保障房項目還是賺錢的,只是沒有那么暴利而已,他們雖然嘴上發牢騷,但心里還是愿意做的。
在大量保障房同步投入市場的情況下,西州的房價沒有真正漲起來,比周圍兄弟地市普遍要低百分之四十以上。
因為這一點,很多居民不高興了,說政府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沒事搞什么保障房,讓他們的房產都不值錢了。
這些聲音,梁江濤都聽得見。
一方面他自己就是資深網民,會上網看民眾的留言。
另一方面,宣傳部每天都會給他報網絡輿情,方便他掌握網上的情況。
面對這些罵聲,梁江濤根本不在意。
若干年后的一天,他們肯定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并發自內心地感激自己。
整個西州,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夯實基礎,并不追求增長速度,但增長速度仍然很快!
2007年,增速全省第一,經濟總量位列全省第三。
燚城市,增速全省第一,經濟總量位列全省第四,全國第七十八!
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強縣!
當然,這是后話。
梁江濤還建設了“共同富裕示范基地”,得到了省委的認可表彰,組織全省地市過來學習。
在西州,漸漸流傳出這樣的話語,“寧做西州犬,不做省城人”!
雖然夸張和極端,但也反映了老百姓的一些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