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華君不投票,一是棄權,二是回避表決。
可這兩者大不相同。
如果是棄權的話,那么利華君這一票仍算有效票數,投票人數是11人。
可如果是回避表決的話,那利華君就不計入有效票數,投票人數成了10人,重組議案的投票比例為7:10,重組議案通過。
棄權或是回避表決,直接決定了最后的結果!
利華君道:“是的。”
這時大家都反應過來了,華利這邊的人,都給高潔在心中點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姬廉欣慰地點頭,高潔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當年,他力排眾議破格提拔高潔進入公司高層,現在證明是對的。
高潔今年還不到四十歲,年收入超過千萬,被稱為是華夏第一董秘,打女工皇帝。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
就這樣,重組議案得以通過。
華商的代表站了起來,系上西服的紐扣,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公告很快發出來,重組方案通過,股票繼續停牌。
公告還詳細披露了重組方案的交易細節。
華利將定向南海集團增發25億股……
完成后南海集團將以21%的持股成為華利第一大股東,君臨的持股比例稀釋到了19%,華商12%。華利股票繼續停牌至兩周以后。
這場華夏第一商戰拖入加時賽。
這場精彩的大戲,很快流傳出來,引發了很多人的復盤。
有人說,高潔不愧為華夏第一董秘,女中豪杰,是她的精彩表現、快速反應,把華利從懸崖邊上給拉了回來,堪稱力挽狂瀾、神來之筆。
有人說,高潔的表現堪稱教科書籍,是全華夏董秘的標桿。
有人說,有高潔這樣的人才,說明華利管理層次數未盡,這次沒有被拿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開始。
也有人說,高潔在電話中存在很明顯的誘導行為,是程序違規。
還有人說,這件事都怪華商的代表,他是央企的行政官員,專業水平不夠,根本分不清回避表決和棄權,所以是他耽誤了華商和君臨。
但不管怎么說,結局無法改變,華利管理層扳回了一局。
同時宣告,華商和華利管理層徹底決裂!
他們不再是盟友,而是赤裸裸的對手。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華商想要華利管理層出局。
有一個傳言一直甚囂上,那就是關于華商總裁郝大成的。
有人說他收了君臨的巨額賄賂,才有此等表現。
也要有人說,他跟君臨沒有關系,純粹是討厭姬廉。
發改委高官出身的他,滿腦子計劃思維,時時刻刻以國家利益為先。
認為存在姬廉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凌駕于大股東之上,等于是另一種國有資產流失,這種風氣絕對不可長。
眼看君臨出手收購華利,他就借著這個東風,把姬廉和華利管理層搞掉,然后再進行增持,奪回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當然,這些都是坊間傳聞,傳的有鼻子有眼,但究竟有幾分真實,誰也不知道。
從姬廉和華利這邊說,雖然他們贏下了董事會,獲得了重組機會,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他們贏了。
相反,更大的危機還在后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