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覺夏和葉北修到了李府,巧的是李映月并不在家,問門房她什么時候回來,門房只是搖頭。
回客棧的路上,張覺夏有些悶悶不樂。
“相公,你說咱操這心干嘛。過完年,咱們家也是干不完的活。
原本我只是想著,把李夫人送的那些料子,想辦法換成錢。
可沒想到到最后搭上去的更多。”
“娘子,你別有什么負擔,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
“我想從后山再蓋處手工作坊,然后請個會繡花的師傅回村,教大家繡花,然后再想辦法把大家做的東西,賣出金水鎮順和縣。”
葉北修的眼睛亮亮的,“娘子,開了春山里的活你不用操心,你只需把手工作坊做起來就成。”
“成。只是這繡娘,難找啊!其實我想過了,咱們只要請回去一個懂手藝的繡娘,慢慢地教會大家繡花。
別說咱們村子里的婦人,就是山下的婦人,要是愿意來咱們家做工,我都能讓她們掙到銀子。”
“娘子,你真是太好了。”
張覺夏嘿嘿一笑,“我可沒有你想的那么好,我不也是為了咱們能多掙銀子。
就剛剛看的那個荷包,咱們的才賣二百文一個,人家就能賣到二兩銀子,是咱們的十倍啊!
要是咱們的一個荷包能賣到二肉銀子,那一個月咱們得掙多少銀子啊!”
張覺夏越想越心動,說什么,她也得把手工作坊開起來。
兩個人在街上逛累了,才回的客棧。
剛進客棧的門,就聽到有人在喊,“北修兄弟,葉小娘子還真是你們?”
“李大哥?趙大哥?”
李東和趙龍上前和葉北修寒暄著,“北修兄弟,你的腿恢復的不錯啊!”
“托你們的福。”
李東疑惑地問他們,“你們怎么有空來順和縣了。”
“我們想來就來了。”
李東笑著指了指兩個人,“咱們進客房,我讓小二幫咱們準備幾個熱菜,咱們邊吃邊喝。”
葉北修和張覺夏也沒謙讓,跟著李東進了客房。
趙龍回頭又吩咐小二,“再給我們上兩壺熱酒。”
熱氣騰騰的菜和酒很快就上了來。
李東起身端起酒杯,“這一杯,我先干為敬。咱們要是不在這里碰見,過幾日我和趙兄弟還商量著去葉家村找你們呢!”
李東一飲而盡,緊接著說道,“多虧了葉小娘子,在中間牽線搭橋,讓我們拿到了罐頭不說,還和李家多少有了點關系,不光掙了銀子,這做起生意來,也比以前順利了不少。”
趙龍緊接著又敬了一杯,說得也是感激的話。
張覺夏和葉北修說了幾句謙虛的話,感激的話也就適可而止了。
張覺夏問李東,“李大哥,你們經常和李家人接觸?”
“我和趙兄弟十天半個月的就得去進貨,自然就得和李家人打交道。”
“可曾見到李映月?”
“李小姐這一陣子應該很忙,罐頭的生意很火,聽說她還派人從南邊買了批桔子回來,正準備做桔子罐頭呢。”
“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