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我就把話說給翠兒聽,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隨即她站起身,“東家,你既然來了,就跟著我四處看一看。
說實話,我哪里需要他們養老,我有手藝傍身,掙的銀子也不少,等到翠兒嫁了,我干不動了。
我就在她家旁邊置辦出宅子,再買上兩個丫頭,只需要翠兒時不時地來家里和我說說話就成了。
說到底,等到我百年之后,我置辦的這些家產,不都是要給翠兒的嘛。
我呀,就是想通過這件事,看看他們心里,到底有沒有我們翠兒。”
張覺夏嘴里不能說什么,可心里也認可王大娘的話。
她雖不是戀愛腦,可也懂得愛屋及烏的道理。
再說了,李喜和王大娘一同共事,他也知道王大娘每個月的收入。
其實,說起來,王大娘和小翠的收入,不輸李喜和李樂父子倆的收入的,再加上他們家還有個病秧子。
要是真論起來,怕是李喜家的日子,還不如王大娘家的自在。
張覺夏也就是想想,畢竟兩個人都跟著她辦事,她也不能有偏有向,總要一碗水端平。
她跟著王大娘出去后,兩個人就轉了話風,說起了公事。
王大娘告訴她,這些學徒上手很快,一些簡單的式樣基本都能繡得。
幾個有靈氣的小姑娘,她也特殊關照,再過些時日,就能挑起大梁。
到時繡些復雜的圖案,也能拿出去賣了。
“說起來,還是東家有格局,她們是學徒,放在哪家繡坊都是沒有工錢的。
可您不一樣,您給她們發工錢,她們學的勁頭也就足了。”
“其實,說到底,這手藝學了去,就是自己的。
只是她們年歲還小,不懂得這些道理罷了。
我每個月多少發些工錢,也算是吊著她們多學些東西吧!”
王大娘看向張覺夏的眼神頓時充滿佩服之情,心里面更是暗暗發誓,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好。
這年月好東家不好找,這一位她定要好好抓住。
張覺夏不敢耽擱太多時間,她還要趕回縣城,和王大娘簡單聊了幾句后,就告辭回到姚掌柜那里。
姚掌柜很是關心王大娘的態度,結果聽了張覺夏的話后,也覺得李喜這么做,有些小家子氣了。
“各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顧慮,咱們也只是聽一聽,可也不能幫人家做什么決定。”
“也是,只是我總覺得這事兒還有得鬧。父母們的決定,可都是瞞著孩子做的。”
“你只是東家,讓他們幫你把活干好了就成了,至于私事,你也管不了那么多。”
姚掌柜想留張覺夏,可也知道她事多,就給她裝了些吃食,放在了馬車上,“抽空我就帶著素云去縣城看你。”
張覺夏這才想起,她還沒見到素云呢!
“素云現在忙得很,她幫我在前面鋪子應酬呢,要不我哪有空,和你吃飯聊天啊!”
“那我就不去見她了,讓她忙吧!”
林遠駕起馬車,張覺夏和姚掌柜揮了揮手,就上路了。
馬車出鎮子時,一個人影噌的一下,從一旁竄了出來,攔在了他們的馬車前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