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表情稍稍放松,補充道:“盡管如此,對于投資者來說,這種結構增加了信心,因為風險被限制在特定項目中,不會影響母公司的整體財務健康。通過這種方式,母公司可以更靈活地管理其財務資源,將資源集中在最具潛力和收益的項目上。”
之后,黑塔迅速投入工作,開始主持史瓦羅光刻機項目。憑借其深厚的學識和卓越的能力,黑塔迅速解決了項目中的各種技術難題,使項目進展更加順利和高效。劉安見狀,終于可以放心地將史瓦羅光刻機項目交給黑塔處理,自己則回到了順安欣科技公司,繼續處理其他事務。
……
根據劉安這段時間對人界的研究。
凡人的世界充斥著:娛樂至死和焦慮至死。
在你享受娛樂時,權力會悄悄塞給你一份焦慮套餐;當你焦慮不安時,資本又會端上一盤娛樂甜點。
娛樂內容的制造者們不斷推出新的刺激和快感,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凡人的注意力,最大化他們的參與度。
凡人并非總是沉浸在娛樂的快感中,他們也常常在信息洪流中的掙扎,被焦慮所困擾。
信息爆炸和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得凡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各種消息。新聞、廣告、朋友圈動態,這些信息不斷刺激他們的神經,增加了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感。
劉安發現,凡人們常常在朋友圈中看到朋友們分享的成功和快樂時刻,不由自主地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這種比較會讓他們感到自己不夠好、不夠成功,從而產生焦慮和自我懷疑。
其次,劉安注意到,虛假現實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普遍。朋友圈中的動態通常是經過精心挑選和修飾的,展示的是生活中最好的部分。這種不真實的展示會讓凡人們產生不現實的期望,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和壓力。
與此同時,信息過載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社交媒體上大量的信息不斷涌入,超過了個人的處理能力。信息過載會導致認知負荷過大,增加壓力和焦慮感。
劉安還觀察到,凡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大量時間。這種時間浪費會導致自責和焦慮,尤其是當他們意識到本可以用這些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時。
此外,即時反饋和期望機制也讓凡人們感到不安。社交媒體提供了即時的反饋,如點贊、評論等。這種即時反饋會讓凡人們上癮,并產生對社交認可的依賴,導致焦慮和壓力。
雖然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多“朋友”,但這些互動往往是淺層次的。劉安發現,社交孤立的問題也增加了凡人們的孤獨感和焦慮。缺乏深層次的社交互動和真實的情感連接,使得許多人感到更加孤獨。
凡人們對問題和信息泄露的擔憂也在增加。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或被濫用,對的擔憂和不安會增加心理壓力和焦慮感。
最后,劉安意識到,看到朋友們參加活動、旅行或社交聚會,會產生錯失感。這種錯失感會讓凡人們感到焦慮,害怕自己錯過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