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口,都能享受到美妙的味道。
如果要是搭配上了什么豆腐,豆角,甚至土豆,又能變為一道新菜。
可以說。
肉末茄子是萬能搭配。
就是一道簡單的肉末茄子,姜黎他們所幸交給了朱新亮朱大廚。
剩下的人就在一旁,一邊聊著天,一邊給朱新亮幫著忙。
很快,六碗熱氣騰騰的肉沫茄子拌面就出鍋了。
那炒得香噴噴的肉末,與軟糯入味的茄子完美融合,再拌上筋道的面條,每一口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茄子的口感軟糯又不失嚼勁,肉末則鮮嫩多汁。
面條則吸收了肉末和茄子的精華,味道醇厚,口感豐富。
吃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那香濃的肉汁和茄子的清甜在口中交織,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來呢。
尤其是其木格,剛吃第一口眼睛就閃閃發光,一臉陶醉的樣子。
最后走的時候,其木格還拉著朱新亮,問他的拌面是怎么做的,這么好吃。
朱新亮也不小氣,把肉末茄子拌面的做法一五一十全都告訴了其木格。
他教會他們的蒙古正宗烤肉,可比這個要珍貴的多。
離開蒙市之前,林家英也是帶他們去充分體會了一下蒙古族特色的旅游景點。
什么沙漠、草原,五個人是去了個遍。
還有篝火晚會,圍著火堆一起跳舞,玩的也是十分開心。
這種蒙古族的篝火晚會起源于慶祝人們外出打獵取得成功,是草原人民一種傳統的歡慶形式。
林家英作為本地人,可是給他們好好普及了一下關于篝火晚會的理論知識。
在遠古時代,人們學會了鉆木取火,發現火不僅可以烤熟食物,還可以驅嚇野獸,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于是他們對火產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
這種對火的崇敬和慶祝打獵成功的喜悅逐漸演變成了篝火晚會。
他們參加的這種篝火晚會通常是在晚宴之后舉行,地點多選擇在空曠的場地。
篝火晚會的準備人員提前就用用木桿搭成支架,堆成垛,然后點燃篝火。
在篝火的映照下,身著艷麗民族服裝的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子們,以及來這里游玩的賓客們,圍繞篝火載歌載舞,歡慶這一時刻。
馬頭琴聲和鼓點伴隨著舞蹈,營造出濃郁的草原氛圍。
蒙古族的舞蹈中展現的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每一次的跳動都蘊含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除了歌舞表演,篝火晚會還有其他的活動形式。
比如馬術表演,這是草原上的特色,騎手們駕馭著馬兒在場地上奔跑、跳躍,展示了馬兒的靈活和騎手的高超技藝。
給姜黎看的是目瞪口呆,一愣一愣的。
她穿越前是騎過馬的,但是也不曾這么瀟灑過。
搞得姜黎現在心里癢癢的,也想跟著他們跑上一圈。
參加完篝火晚會的第二天,姜黎他們也正式到了和蒙市還有林家英說再見的時候了。
再一次坐上歸程的火車,姜黎心里是感慨萬千。
可能是由于節目播出的原因,這一路上她也是被認出來了好幾次。
有不少年輕人都看著她在那里竊竊私語,等到她目光轉過去的時候,又故作鎮定的假裝聊其他的。
終于等姜黎到站以后,一個小姑娘雙頰通紅,湊到了姜黎的旁邊。
“你好,姜黎老師,您做的菜真的非常好吃,接下來的比賽請你一定一定要加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