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確實也不是萬能的。
金錢填補不了情感的缺失和家人的撫慰。
在物質得到滿足后,蘇亦亦看著空蕩蕩的家感到孤獨。
朋友可以陪自己一時,但對她們來說家人始終是最重要的,蘇亦亦是次要的。
她養了條小狗,給自己增添了不少樂趣,但狗就是狗,沒辦法和人進行對等的溝通交流。
蘇亦亦便想相親結婚。
三十歲的自己和二十歲的自己已經完全不同,再者她自己打拼十年,心智比同齡人更加成熟。
二十歲的自己追求愛情,三十歲的自己追求陪伴。
而且她物質充裕,不要求對方有高的收入和充足的存款,只要合眼緣,不要彩禮也不是不行。
進入相親市場前,她覺得自己要求不高,應該很快就能步入婚姻殿堂。
結果
眼緣這個東西就很玄學。
相親了不知道多少男人,不要求對方經濟條件,也不要求對方愛自己,只要看得順眼就行。
沒想到遇到的不是五官不正就是三觀不合。
相來相親去一個也沒相中。
閨蜜罵她,你還嫌棄別人呢,別人還嫌棄你高傲不好相處呢
想想也是,合適的人哪有那么好找。
尤其她自己條件優渥,見的人和事都多,就算她嘴上說著不要求對方什么,但是生活閱歷和思維高度其實潛移默化地給她尋找配偶定下了標準。
至于這個標準是什么就很難說,世人便用一個詞來抽象概括,那就是“眼緣”。
符合潛意識的標準就是合眼緣,不符合就是看不順眼。
后來蘇亦亦煩了,想閉眼挑一個得了,反正磨合著兩個人也差不多能磨合成一家人。
只是還沒等她去實施就被車撞到古代來了。
她有了現成的家庭,現成的相公,現成的兒子。
開局一坨狗屎一樣,但
因為有原主的記憶,她好像也跟這些人生活了四年一般。
這種熟悉感,其實也是一種感情。
尤其自己的前身,也就是原主將這個家給折騰的,弄得占據這副肉身的蘇亦亦都覺得愧疚了。
從零創業的她對自己還是很自信的,覺得生活嘛,只要好好去打拼就可以過得更好的。
眼前的狗屎誰知道會不會變成明天的養分呢
按她的親身經歷,她覺得組建家庭比掙錢可難多了,這個家剔除原主那顆老鼠屎其他人其實都挺好的,至少都是一心為了這個家。
所以她想為了這個家爭取一下,努力一下。
張氏心里戒備,身上就跟長滿了刺一樣,坐得板正“你昨兒個不是還想拿著家里所有的錢跟人跑了嗎我告訴你,你要命就把老太婆我的命拿去,家里一文錢我都不會給你”
那些錢是家里一家老小的命湊合用著應該能等到新糧出來。
蘇如意搖搖頭“娘,我知道你們都不信我,但是這次的事情之后我真的知道錯了,以后我跟大家一道好好過日子。”
劉翠兒開口“你在這里演給誰看呢你這是”
蘇如意猛地看向她,劉翠兒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得,昨天都干一大仗了,今天就忍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