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不在的時候,她只能抱著書硬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雖然不至于把一本書讀百遍就什么都知道了,但至少自己把書讀熟了,再有師傅撥亂反正,這效率能提升好幾倍。
古書都不厚,這本脈息雜志也才三四十張,一百頁左右,但是讀起來費勁。
蘇如意前面已經通讀一遍,腦子里什么也沒有記下,只知道字確實基本都認識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現在讀第二遍就把速度降慢下來,加深思考,能理解多少理解多少,能記住多少記住多少。
算不上難,以前上學的時候,一天不知道要背多少書寫多少作業,現在只有一本書而已,把以前學習的那個勁兒使出來,整本書背下來也是可以的。
二十頁書看完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時間。
蘇如意用手指揉揉眉心,這書上內容一深奧就忍不住皺著眉頭看,時間久了不知道會不會長出川字眉。
喝了水,把一碗西紅柿吃完,然后進行下一項功課銀針的使用。
經過這段時間不間斷的練習,她已經不是最初那個連針都拿不穩的蘇如意了,雖然距離師傅“人針合一”的要求還差得八竿子遠,力度,深淺,準度都也沒有完全掌握,但至少看起來可以糊弄門外漢了。
練習了五百次,她將這被自己刺得破破爛爛的軟木放在桌上欣賞了一下,它越是破爛自己的成就感就越高。
吃了兩個核桃補腦管它補不補腦呢,總之是好的。
漱口,出空間睡覺。
翌日。
張氏在院中處理昨晚上蘇如意拿回來的豬肉,清洗過后的豬肉切成長條,用干凈的紗布擦去了多余的水分,然后拿手指頭沾著咸鹽一點一點往肉上面涂抹,力圖做到不浪費每一粒鹽。
陸多田也從屋里出來坐在樹下,用手指頭把浸泡過后還潮濕著的麥稈捋過壓扁,再用指甲過一遍,把圓的壓成扁的。
他娘一早就說家里缺個晾曬用的扁籮,這不就做么,快的話今天就做出來了。
張氏還有些魂不守舍的,心不在焉地跟兒子說著話。
“你這本事還真練出來了,就不說賣錢,自家需要個什么自己就做出來了,省了錢呢。
陸多田不做聲,心里還一直惦記著前頭三弟妹說的有人定做筐子的事情呢,雖然算起來沒有幾個錢,說不定還抵不上自己媳婦去鎮上一趟賣餅子掙得多呢。
但別人掙錢和自己掙錢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也不知道三弟妹還記不記得那個事情,怕不是覺得賣筐子掙得少不愿意去做那個生意了吧,那自己這個筐子還編不編
編吧還是。
就像娘說的,賣不出去自家還能用的。
自己編出來的筐子都是有數的,自家都用了將近二十個去了,雖然也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有時候他往院子里面一望,一個也看不到。
蘇如意忙不迭從屋里鉆出來看天色“娘,這個時辰了,你們怎么不喊我一聲”
急急忙忙就去灶房吃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