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蘇如意猶豫了許久,把牛兒叫到自己面前。
她目前是希望家里的孩子們都學醫,陸家需要孩子們都學醫。
不過前頭牛兒念書念的好好的,一心科考,突然讓人家改從醫道,心里始終還有那么點愧疚。
陸子牛卻搖頭:“我不去考官,我就要學醫術。胡先生說了,我們家以后是醫道世家,醫術是我們家立家之根本,學好了醫術我們陸家才會越來越好,既然是世家,就不能只有三嬸一個人會醫術,要世世代代都會醫術才行呢。”
蘇如意詫異了一下,緊接著是感動,忽然發覺自家的孩子們不知不覺已經長大了許多。
她揉揉牛兒的腦袋:“胡先生說得對。”
牛兒又道:“胡伯伯還說,我們要特別努力才行,三嬸你太厲害了,我們不努力就跟不上三嬸的步伐了。”
蘇如意笑道:“好好,你們努力,三嬸也努力,三嬸學到的東西以后都教給你們,讓咱們陸家的名氣傳遍天下!”
隔了幾日世子又來,這次楊大人也便裝跟著來了,一起過來跟著蹭燉飯吃。
途中又走過了一半爛路一半好路,看著那些一點點鋪路的村民,楊大人過意不去,心里想回去商量一下,這鋪路一事官府不能什么都不做。
這一次,小世子終于吃到了自己念了兩年的桂花糕,還是一樣的松軟馨甜,好吃。
楊大人本不是喜歡吃甜食的人,也不禁上癮,多吃了兩塊。
這次就沒有上次那么客氣了,在陸家坐著喝茶,一直等小世子的服完藥觀察完畢,才一起回去。
回去的時候世子問陸家又蒸了一籠的新鮮桂花糕端回去,楊大人幾次張口,也沒能好意思。
好在蘇如意有心,給楊大人也備了一份,讓他拿回去給楊夫人嘗鮮的。
世子在通州留了一個月,一開始三五日就想杏花村去一次,除了看診,還有吃飯,不知道為何,陸家的飯就是特別好吃,唯一遺憾的是,陸家沒有好廚子,飯菜做得都比較隨便。
楊大人回去與官府商量了一番,給杏花村撥了一筆修路的款項,足有五百兩銀子,交給陸家分配。
有了這筆銀子,陸家就向周邊的村子增招人手,盡量把道路提前鋪好。
因為有外村的,便要管飯,又招了一些女人做飯。
草兒也來了,沒有去找陸家,就是正常的來應聘,本來外村的女人是不招的,本村就夠了,蘇家積蓄不多,蘇旺財還想著還欠陸家兩個嫂子的錢,她過來看看運氣。
以前蘇如意說過,不讓蘇家人來找陸家,看到草兒,負責招人的陸多田有點拿不定主意,回去給蘇如意說了一聲。
楊大人曾給蘇如意提到過,這次朝廷下來調查,有問到蘇家去,蘇家沒有胡說,也算是給蘇如意說了好話。
蘇如意道:“留下吧,既然他們有情我也有義,即便是做不成親人,那也是鄉親,該幫就幫。”
陸家明白蘇如意的意思,給草兒安排了住的地方,工錢上面雖然與別人一樣,但吃食上面卻是不差。
張氏偷偷打聽了一下,蘇家那邊日子過得平平靜靜,丈夫對她很好,公婆對她也不差。
她臉上的紅色胎記抹了蘇如意給的膏藥,現在只有淺淺的印子,和常人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張氏便心里踏實,又叮囑他們踏踏實實過日子,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