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夫妻心里是有感激成分的。
一趟京城之行,本沒想跟人借錢,卻被人主動借了四千兩回來。
陸識途回到家里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這錢是如此容易就能拿到手的嗎?
蘇如意把銀票和自己百寶箱里的數了兩遍,有了這四千兩銀子,自家的宅子是可以著手開始建了。
“世子借給我們銀兩,大約是因為孩子氣,義父義母是對我們有情誼,但總歸他們是相信我們的。我們也不能白白消耗他們的好意。”
她思索一下,擬了契約給京城那邊送過去,把借條更換成算息的契約,他們愿意借銀子,自家不能讓他們吃虧。
冬天之前請朱大工匠來了一趟,重新把原本的設計圖做了一些調整,經過這么長的時間,想法也會跟著一些改變。
敲定了最終設計圖后,約好明年開春就開始干活。
朱大工匠如今看陸家,心里眼里都是佩服,這陸家是真能折騰,就是跟那大宅子過不去了,死活都要搞出來是吧?
前面沉寂了那么久,他和自己那些同行還多次提到過給陸家設計的圖紙呢,說起來又是唏噓又覺得好笑,費了那么多銀子最后還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沒想到,人家現在一翻身就又把這個事情撿起來了,讓人不服都不行啊,也不怕再跌一跤。
但對于朱大工匠來說,這自然是個掙銀子的好事情。
冬天漫長,蘇如意的腿又恢復如初。
其實她體質過人,人家傷筋動骨一百天,她根本不需要不需要那么久,只是她后面覺得這腿確實傷的很是時候,即便是好了,也聽師父的話老老實實綁了三個月。
因為這腿,她也正大光明免得去京城了。
若是第一次給京城上層圈子看病就要自己跑去的話,開了這樣一個頭,自己以后就該時時跑了。
她的本意是讓求醫之人自己找上門的,也本該如此。
這個冬日過得比較清閑,自己看書學習之余,也跟著家里的孩子們去聽胡先生和師父講課,或是帶帶自己的小兒子金寶,晚上兩口子就窩在空間里面熬制胭脂水粉,等明年開春以后去賣。
陸識途對于欠別人銀子這件事情很是緊張,何況那是幾千兩銀子的事情,對胭脂的事情很是上心。
蘇如意心里有底,再說她還是個現代人的時候就經常跟銀行貸款,這對做生意的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對欠錢這個事情有很大的承受力。
所以二人在空間的狀態就是,一個忙著看鍋,一個悠閑自在地看書。
沒想到一開春就接到了周月如的信,她的孩子,死在了冬天。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