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似乎僅僅是過來聊家常的。
準備離開時道:“你們放在杏花莊門前的那大石頭上面的文字我看過了,造句冗雜,太過于小家子氣,我重新給你們擬寫一份,如何?”
陸識途和蘇如意心里一驚,互相看了一看,皇上這是什么意思?
是想改變上面的內容,還是單純覺得他夫妻二人筆力有限,文筆上不得臺面?
張氏道:“別啊!先生你不知道,就搞那塊大石頭費了不少錢了,我看著挺好看的啊!”
她不識字,但自己兒子和媳婦搞出來的東西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吧?重新弄又花錢!
蘇如意道:“娘,你不知道王先生的學問大著呢,能得先生墨寶是我們陸家的榮幸。蘇如意謝過王先生!”
這王先生哈哈一笑,對這舍不得錢財的老太太道:“老夫人你放心,那石頭不會花你們陸家的銀子,我出銀子!”
幾人沒坐一會兒就起身回了杏花莊。
次日皇上就派人送了寫好的墨寶過來,蘇如意看了上面的內容,竟與自己的意思完全重合,只是語句更加精煉到位,語氣也是高高在上,最后還落了“黃龍居士”的名。
若是在別處看到這四個字也不會多想,但出自那位的手就不言而喻了。
陸識途道:“這是皇上的別稱,皇上愛詩詞,有時候自己作的新詞會流到宮外去,用的就是別稱,我是武將從來沒有見過,但想必就是這個了。”
二人欣喜,雖然皇上還是沒有提及答不答應自己要求的事情,但他肯留下這幅墨寶并雕刻在石上供天下人觀看已經是一種恩賜。
賜完這幅墨寶,皇上還叮囑,那大石頭就不要動了,他自會安排人來將原來的字跡全部抹掉,重新雕刻,以將他字跡也完美復刻。
皇上一行離開之前,答應了蘇如意的要求。
答應得還挺爽快。
這個結果蘇如意也有些沒有想到。
回京路上,寧王不禁問起皇上是如何想的。
“這樣答應下去真的合適嗎?”
皇上看著外頭這修得完美的道路,來的時候覺得愚蠢,現在又覺得實在是高明,簡直就是點睛之筆。
“沒有什么不合適,我不僅要答應,我還要多多的賞賜,把這人情給的足足的!”
這個事情也沒有多復雜,一個救人治病的大夫不跪就不跪了吧,她救了自己的性命,又是名滿天下的神醫難道還擔不起了?
皇上思考了這么幾天,完全明白了,陸家的勢頭是擋不住的,自己來過,寧王來過,周將軍劉太傅來過,后面必然會有更多的朝廷貴族名人貴士到來。
陸家那兩口子甚至在自己到來之前就預料到了,所以才會在石頭上刻下那些文字。
自己答應也好不答應也好,都不會改變陸家的發展趨勢。
既然他們陸家注定要和權貴周旋,那就避免不了營黨結派,否則他們一介平民沒有個靠山,一不小心就玩完了。
既然如此,不如自己把人情給足了,他們不入朝為自己所用,自己依然是他們最大的恩公,也免得他們和那些黨派走得過近,老老實實做他們的大夫就是了。
這樣一想,心里很是舒坦。
皇上的想法和蘇如意恰好一致。
蘇如意本就不想參與朝廷中的明爭暗斗,踏踏實實行醫掙錢過日子就行了,掙錢要從這些貴族手頭上掙,又不想在他們面前卑躬屈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