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臣子們爭論不休。
太后坐于那幕簾之后,一身華服,臉上已經全是冷意。
皆因這南疆所為,侵占大禹國都十座城池還不夠,如今已經預備上幾萬雄兵,時刻準備攻過來。
一紙戰書送來,其言十分狂妄。
讓大禹再給南疆十座城池,不然南疆將直接北上,一路攻破直到京都,覆滅大禹。。
“我大禹國如此情況,如若不割據這十座城池,這京都可還保得要我說,不如先將這十座城池先行割據,待到來日再做打算。”
“萬萬不可,這南疆已占我大禹十座城池,如今又要送出十座城池,大禹國威何在,豈不是讓他國看我們笑話”
“哼,我們如今的大禹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下面的聲音不絕于耳,不斷爭吵,太后聽的頭疼
“我國疆土如何讓的那十座城池也是要弄回來的,你們是何懼之有,真是令哀家十分心寒。”太后冷聲說道。
李尚書上前一步。“回稟太后,老臣尚有一個建議,如今我大禹國力并不微弱,怎能任由這南疆凌辱,不如直接出兵去,將這十座城池收回,重振我大禹國風。”
此言一出朝中,皆是認同之聲。
反倒是將太后給難住了。
太后手握兵權,卻遲遲不肯放出。
全因這景元帝一直拖延,未曾將那玉璽蓋上,太后一日不曾拿到這退位圣旨,便是心中忐忑。
豈敢輕易將兵權放出,將自己至于這危險的境地。
幕簾之下,太后的眼神與李尚書對上。
“是啊,太后娘娘不如我們此時干脆出兵。”一人附和李尚書所言。
“太后娘娘莫要猶豫了,如果再不出兵,我大禹國必遭劫難。”李尚書再次諫言。
太后沉重嘆氣,將手在那桌上重重拍下。
朝中重新歸于平靜。
“出兵之事,非同小可,還讓哀家思考一番再做決定,今日之事未曾解決,還請各位朝臣再思尋找別的辦法,退朝。”
太后走時,仍舊端著太后威儀,實則心中已經慌亂。
她心念這顧庭與秦蘇蘇下落。
二人在自這太后逼宮之后,于京都之中已是銷聲匿跡,沒有一絲下落。
太后害怕自己這兵權一放,那顧庭便會上前來搶走自己好不同意得到的位置。
自己這些日子的謀劃,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何甘心。
回到宮中,太后仍然是惶惶不安,坐在貴妃椅上,思來想去,便叫紫姑姑上前。
將一封書信遞給紫姑“將此物交給那城門外的那個人,他自會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是太后娘娘。”行禮之后,紫姑姑便匆忙趕去城外,不敢多逗留,以免引得太后震怒。
陳公子得到太后的消息之后,直接到了這慈寧殿,沒有任何的阻攔。
坐于太后面前,不曾行禮,心里絲毫沒有尊敬之意。
與他而言,太后不過就是一個利欲熏心之人,所做之事,令人不齒。
“不知今日太后找過來有何事可是宮中又出現何差錯,比如說景元帝那邊有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