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皇宮的城門前面是從未見過的肅穆,許多百姓都倒在侍衛的兵刃之下,何等的殘忍。
皆因這太后的一聲令下,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此時已經化作這躺在地上不能言語的尸體。
太后本來以為這樣就可以震懾住百姓的暴動。
誰料更是群雄激憤,加入這個隊伍之中的人越來越多。
其中有守在城墻之上侍衛的父親,母親。
老者已到暮年,腦中跟添一份清醒。
無論家中子女如何阻攔,他們也沒有放棄。
拿起手中的鐮刀,刀具,為所畏懼,要將太后斬殺。
不少侍衛繳械投降,脫下盔甲,干脆加入百姓之中。
一國掌權者,應當愛民如子,為國思慮。
如今太后一直不愿意放任兵權,遲遲不肯南下。
大禹百姓已經是失望透頂。
“太后萬萬不可,上次之事已經激怒百姓,莫要此舉,得不償失啊,太后。”
紫姑姑跪與地上,面色憂慮,阻攔著太后。
“放肆,別以為在哀家的身邊待了這么久的時間就可以左右哀家的想法了,你不過就是一個賤婢,快吩咐下去,調上數千精兵去往城門,莫要放過任何人,割下他們的頭顱,再將身體掛在城墻之上,且看她們還敢不敢做詆毀哀家的事情。”太后怒火叢生,在這幾日之間頭上已經半數白發,已見衰老。
“太后,萬萬不可啊”紫姑姑跪在地上,倉皇阻止太后此舉。
“你莫要再說,哀家心意已決,你若是再來阻攔,哀家連你也一起給處理了。”太后打斷紫姑姑說話,一聲令下,不容置疑。
軍中收到太后的圣旨,皆是面露難意,紛紛跪著,誰也不愿意起來將那道懿旨接下。
“放肆,這乃是太后的懿旨,你們如今這般可是要抗旨不成”紫姑姑雖然不認同太后的做法,但是此時仍舊要顧及太后的體面。
“紫姑姑此事實在是做不得的,你叫我們如何將刀刃刺向我們本國的百姓,讓我這心如何安得,不可不可,這真的是萬萬不可。”為首的那個將軍連連搖頭,一字一句當中皆是無奈。
“如今這種情形,其實太后不必如此,安撫一下即可,我們這刀刃是要刺向敵國的人身上的,此時我就算是抗旨,也是承擔不得的。”
那將軍朝紫姑姑拱手而立,臉上盡是堅決。
“那你此時便將你身上這一身盔甲脫下,明日便上那斷頭臺去,且看你如何選擇”紫姑姑威脅那個將軍。
將軍的身邊有一識得眼色之人,見到如此情形,連忙笑笑地站起,將紫姑姑手上的懿旨接下。
“慈姑姑還請莫與我家將軍計較,如今南疆事變,將軍時刻擔憂,做事有不妥之處,還望紫姑姑諒解,我們待會兒就過去,不讓這群賤民擾了太后清靜。”
紫姑姑瞪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將軍,揚長而去。
將軍被旁邊的副將攙扶起來,他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盔甲。
將那懿旨搶奪過來,手中抽出佩劍,刺向那副將頭顱之處。
“我自帶兵以來從未見過你這般宵小之徒,那鬧事之人乃是我大禹百姓,你將這刀刃刺向他們身體里面,你于心何安竟然這般笑嘻嘻的接下懿旨,那我今日便送你先上斷頭臺。”
副將并未因將軍的反應而感到恐慌,反而臉上露出神秘一笑。
“將軍莫要慌張,此事我早有對策,并不會傷害百姓分毫。”